
今天小雨,稀稀拉拉下了大半天。下班雨停,天還是顯得陰沉沉。到家老媽已經(jīng)開始做飯,兩個孩子在各自玩耍,女兒看到我到家,叫了一聲“爸爸”,隨之小兒子也跑過來叫聲“爸爸”,每天如此倍感溫暖。走到廚房看看老媽問了一句“媽,沒事吧!他倆沒鬧騰吧!”媽說:“沒事。”我換好衣服,媳婦剛進門,給媽打聲招呼,孩子們隨之圍到我媳婦身邊叫著“媽媽”。媳婦親親孩子們,帶著孩子們就去洗手準備吃飯。四菜一粥上桌,開始了,我們 五口人的晚飯。拖拖拉拉一小時才吃完。(主要是兩個孩子小)

晚飯后,我習慣出去走走,我問小兒子跟爸爸出去散步嗎?兒子說:”我想去“。我給他穿好衣服就帶他下樓。本來是不想帶他,因為他感冒剛剛好。我倆半追逐,半溜達,約莫走了十分鐘,就到了我爸租的房子這里。
說明一下:(我爸媽不和我住一起,我也是外來務工人員,爸媽是來我這里幫我照顧孩子。因為房子太小,倆個老人也感覺和我們住一起不方便,主動出來住,我們兩口子就在離我們小區(qū)很近的地方給他們倆租了一個房子。我爸上班,我媽主要是接兩個孩子放學和做晚飯。因為我爸上班的公司管飯,所以晚上不和我們一起吃。)
我倆走的門口看到 我爸房子里亮著燈,我兒子說:”爸爸,我爺爺在家。”他就快步跑了進去叫“爺爺”。我爸看到我兒子起身就抱了起來。說:“你好點了不?”我隨之就進了屋里,叫了聲“爸” 剛下班嗎?”爸說:“這不剛進來,倒了杯茶。”問了問我孩子還發(fā)燒嗎?還咳嗽嗎?去醫(yī)院看了嗎?要是不見好趕緊帶他打針。”我說:"好多了,不燒了,就是還有點咳嗽,吃著藥哪。”我爸接著說道:“你別不當回事,他還小,不行趕緊打針。”停頓了一會接著又說:“你小的時候,你就是因為發(fā)燒,在咱們村里打了大半個月針不見好,最后醫(yī)生說是腦膜炎,當時可把我嚇毀了,嚇的我和你媽都哭得不行了。”我爸說完這些話,坐在那里愣了好久,我看著他的臉,發(fā)現(xiàn)他老了許多。我也站在那里愣著神看著我兒子。
這時也許我爸看著我,也在想著我小時的一幕幕吧。他們爺倆玩了大半小時,因為孩子要吃藥,我就帶著回家。他把我們爺倆送到門口點著一顆煙,一直看到我們走遠。

我在回家的路上,牽著我兒子的手問:“寶貝,爸爸老了,你領著爸爸走路吧!”兒子懵懵懂懂的說:“好,我領著你。”一路上我陷入了沉思,回憶著兒時。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自己家庭的成立,隨著聚少離多,真的和父母越走越遠。尤其是父與子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我和爸爸這次簡短的交流,深深知道他的心里能夠記起我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父愛如山,閑暇之余多和父親交流,關愛操勞一生的他。
青年人李先生的隨記
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