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會有這樣思想:孩子不打不成器。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可是,你知道打孩子會有什么影響嗎?那么,我們就通過小剛的例子來感受一下。
小剛是典型的從小被打到大的孩子。小剛在小的時候就比較皮,為此,他沒少被父母收拾。小剛家的臥室里掛著一根棍子,那是小剛的爸爸媽媽專門用來修理小剛用的。只要小剛不聽話,他的小屁股可就要遭殃了。
小剛永遠記得,有一次,自己考了把16分的卷子偷改成76分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媽媽差點沒把他打死。一開始,這樣確實管用,小剛被打一頓后長了記性,下次就不犯這樣的錯誤了。可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剛的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小剛已經(jīng)被打的麻木了,有時候,他明知道那樣做不對,卻偏要那樣做。爸爸媽媽要打他,他也是一種無所畏懼的態(tài)度,甚至有一次她梗著脖子對爸爸媽媽說:“你最好打死我,不打死我,下次我還會這樣做。”更讓小剛爸爸媽媽感到可怕的時,有一次,小剛的老師告訴小剛的爸爸媽媽,小剛把一個小朋友打了。小剛的媽媽帶著小剛?cè)ジ思业狼福瑳]想到小剛死活不肯,并且說出了一句讓所有人感到震驚的話:“不打他,他就不老實。”小剛的爸爸媽媽這才想起,這句話是他們常對小剛說的一句話。
小剛的爸爸媽媽只是眾多爸爸媽媽中的一個代表,在生活中,像小剛爸媽這樣的家長還有很多。只要孩子不聽話,他們就想著要給孩子點教訓(xùn),讓孩子長長記性。可是,你知道打孩子的危害嗎?在這里,我們便一起了解一下。
一、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會有暴力傾向
如果家長總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那么,長期以來,孩子耳濡目染,就會認為只有拳頭才能征服別人。這樣的話,他就不會覺著打人是不對的。所以,他上學(xué)時,稍有不對,就喜歡與人打架。長大后更是喜歡打自己的伴侶。這樣一來就會給他的家庭和生活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
二、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與家長的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
如果父母經(jīng)常打孩子,就會讓孩子特別害怕父母,從而與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就會越來越疏遠。
舉個例子說,曾經(jīng),有個母親向人抱怨,孩子越來越不愿黏著自己,甚至連話都不愿多給她說。而孩子與奶奶卻很親近,在幼兒園里不管發(fā)生了什么事都喜歡告訴奶奶。后來經(jīng)過了解知道,這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嚴格,總是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從而導(dǎo)致孩子與他的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
總之,家長喜歡打孩子,無論是對于孩子還是家長來說,影響都是不好的。所以,建議家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還是采用一些溫柔的方式進行解決比較好。與孩子多多溝通,好好講講道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