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經常跟孩子說:孩子,聽你的。
比如孩子說:“媽媽,下個禮拜我朋友生日,我可以給他買一份禮物嗎”。我們可以說:“兒子,全聽你的?!?。小事完全由孩子做主,大事盡量讓孩子做主。
以前我對孩子的口頭禪就是不行,不行,要這樣那樣,你這樣會怎么怎么樣。
現在,學習后我說的多的就是:可以的,你行的,你可以做好的,你自己做主。
第二種:我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這種行為。
媽媽很愛你,但是不喜歡你打滾的行為,對事不對人。
記住是不喜歡你的……行為,孩子的人是沒問題的,我們不要輕易對孩子的人格下否定的定義。只是他的行為目前是不妥當的。
第三種:我看到寶貝的努力,最近進步很大。
這不僅是對孩子努力的認同,也讓孩子意識到通過努力會變得越來越好,也能夠極大地讓孩子產生一種被認同感,和成就感。 他更加油勇氣面對未來的各種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就是磨蹭,就是拖拉,就是不專注,就是邋遢,就是愛玩手機……等等,眼里看到的都是負面的行為。我們要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用顯微鏡看孩子的缺點。
我們要從不盡人意中,找不可思議。孩子不是你口中的孩子, 但是會成為你口中的孩子。孩子的缺點不說慢慢少,優點常說不得了。
第四種:我和你一起遵守。
規矩不要搞雙重標準。
第五種:經常問孩子,你怎么看?我想聽聽你的建議?
讓孩子由客人變主人,夠鍛煉孩子的決策力,還能夠極大地提高他的組織協調能力。最重要的是孩子感到被認同,被尊重。
沒有認同解決不了的問題,
沒有挑剔破壞不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