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守信是一個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格,我們要把它作為人格教育的起點,誠實守信是一種言出必行、互不欺騙的優良品格。教育孩子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影響的。要讓孩子明白:一個人要誠實、不說謊、信守諾言,才能夠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信譽;如果經常說謊,會令人覺得你的話不可靠,到你說真話的時候,別人也可能仍然不相信,到那時就后悔莫及了。
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每個人的行為都要受到社會規范的約束。社會規范不是玄妙的觀念,也不是空洞的說教,它是一種行為法則,是植根于我們頭腦中的趨于本能的對事物的理解與尊重。不論社會發展到什么程度或處于哪個時代,都有自身獨特的對社會規范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價值系統。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些共有的對基本價值的尊重與遵守。這些基本的價值包括:誠實勇敢、自律、忠誠、守信、無私和公正等。無論在家庭和學校,我們的孩子都在有意無意地接受這些價值觀的熏陶,學校中更偏重于直接的灌輸、紀律的約束和名譽的鼓勵,那么在家庭中,如何最有效地培養孩子的道德、價值觀念呢?
1.父母要敢于承認錯誤
孩子誠實守信品格的習慣,首先是從模仿開始的,做父母的如果答應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努力為孩子樹立誠實守信的榜樣。一旦父母沒有遵守諾言,就意味著為孩子種下了一粒不守約的“種子”。如果父母真的無法遵守諾言,一定要以道歉的方法予以解決,并且一定要告訴孩子遵守諾言是一種好習慣。
“安安,我和你講了許多次要遵時守約,否則會浪費別人的時間,也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你不這樣認為嗎?”“的確不好,不過,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父親有些生氣了:“千萬別不把它當回事,你養成這樣的毛病,長大會怎么樣呢?還有誰會信任你呢?看見父親生氣,安安也有些沉不住氣了:“你是大人了,不是也過得很不錯嗎?沒見你有什么麻煩呀?”“你是什么意思?”父親不懂為什么話題扯到了自己身上。
“你大概忘記了,好幾次你答應我來參加我們學校的活動,我都告訴老師你會來,可是到最后也沒看到你的影子。”父親想了想,很快回答:“安安,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你造成的影響,我當時的確有急事不能來,但我應當事先或事后同你解釋一下,甚至去同你的老師解釋,我真的很抱歉,你能原諒我嗎?安安很有些感動!說“沒關系,可以了!”“我知道你很忙,下次打聲招呼就好!”爸爸安慰撫摸了一下安安點點頭。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都有可能不自覺地對孩子講了一些不誠實的話,或者講過的話沒有兌現。這時候,父母一定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孩子認錯,這要知道,只有家長做出了優秀的榜樣,孩子才能受到良好的影響。
仍然會得孩子的信任,孩子的道德觀、價值觀的構筑也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的。
2.給孩子樹立誠信的榜樣
要糾正孩子的不守信用,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很容易受到某種行為的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諾,孩子就會受到暗示,跟著模仿。例如,父母如果答應了孩子星期天帶他到公園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臨時有事,也要先考慮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要堅守諾言;如果事情確實比較重要,一定要向孩子說明情況,并爭取以后補上去公園的活動。而且,應該盡量避免這種推遲或失約的事情發生,這樣才能取信于孩子。
曾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出門,兒子要跟著一起去。她覺得孩子跟著很不方便,想讓孩子留在家里,于是對兒子說:“好兒子,你別哭,你在家里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給你燉肉吃。”兒子聽說有肉吃,就答應留在家里。曾子把這一切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當曾子的妻子回到家時,看到曾子正在磨刀,就問曾子磨刀做什么。曾子說:“殺豬給兒子燉肉吃。”妻子說:“那只是說說哄孩子高興的,怎么能當真呢?”曾子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騙不得的。如果父母說話不算數,孩子長大后就不會講信用。”
父母的這種誠信行為直接感染了兒子。一天晚上,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簡向外跑。曾子他去做什么,兒子回答:“我從朋友那里借書簡時說好要今天還的,雖然現在很晚了,但再晚也要還給他,我不能言而無信呀!”曾子看著兒子跑出門,會心地笑了。
“人無信不立”,為了培養孩子的誠信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誠信,不要說話不算話。有位母親經常警告孩子,如果撒謊,他的鼻子就會變長。有人問這位母親:“如果孩子真的撒謊了,你有辦法讓他真的長出一個長鼻子嗎?”顯然,這位媽媽對孩子說的話本身就是不現實的,用這種方式來教導孩子不要撒謊是非常不可取的。
3.適當獎懲
父母的言行一致、賞罰分明,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效果。如果事先與孩子定好了制度,父母就要認真對待。對孩子行為的優劣,設有一定的獎懲原則。獎要獎得頭頭是道,恰到好處;懲要懲得心服口服,適可而止。獎勵之前,要讓他明白原因,以鼓勵孩子繼續堅持好習慣;懲罰之前,要警告孩子,犯錯之后一定要按照獎懲原則言出必行,并且對他講清原因,告訴孩子懲罰原因。
比如:為了讓孩子養成按時起床的好習慣,父親和孩子有這樣一個小協議:每天早上必須6點起床,否則要放棄吃早餐的權利,并且要為自己失信的行為負責。
如果孩子哪天起床晚了,父母要言出必行,父母一定要把早餐收起來,讓孩子明白諾言是不可隨意破壞的。其實早餐的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讓孩子明白每一個諾言都是認真的,是不可隨意更改與破壞的。
誠信是人性一切優點的基礎,誠信這種品質比其他任何品質更能贏得尊重和尊敬,更能取信于人。誠信是立身之本,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產,它不但能讓孩子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還能給孩子以力量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