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教育局發文,要為這類人員提升學歷(要高度重視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別要辦好溫州大學)
日前,市教育局印發《溫州市社會人員學歷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行動計劃》明確
到2025年,力爭讓有意愿學習的低學歷層次社會人員尤其是勞動年齡人口在學歷層次上提升一到兩個層次,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力爭達全省平均水平,構建“學歷+技能”雙證提升教育服務體系。
《行動計劃》還就開展排摸宣傳發動、擴大成人“雙證制”學歷教育供給、完善職業培訓服務供給體系、擴大高等學歷繼續教育供給等方面,作了具體安排和部署。
(一)開展排摸宣傳發動
1.做好精準排摸。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為基礎,由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統計、公安、大數據等部門,建立大專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學歷常住人口花名冊。鄉鎮(街道)社區學校(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積極爭取鄉鎮(街道)政府支持,負責對村(社區)和企業用人單位開展點對點調查,做好集中排摸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戶籍所在地(就業單位)、年齡、性別、學歷、就業崗位、學歷提升意愿、學習途徑等,力求對象摸排精準到位。
2.做好宣傳發動。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人員學歷提升宣傳發動活動,鄉鎮(街道)社區學校(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協同做好相關工作,把參加學歷提升的方法途徑、政策措施宣傳到每個村(社區),營造濃厚“能學盡學”氛圍,并實時動態更新學歷提升完成情況。
3.落實年度任務。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省教育廳下達的《溫州市勞動年齡人口學歷提升工作指標》,結合實際,全面做好系統謀劃、責任分解、督促檢查等工作,確保完成各項指標任務。
(二)擴大成人“雙證制”學歷教育供給
1.優化辦學布局。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做好新一輪“雙證制”成人學歷教育組織機構布局工作,對區域內舉辦成人“雙證制”的社區學校(成人學校)、中職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以下簡稱“舉辦學校”)進行全面盤點、整體規劃、統籌布局。
2.審查辦學資質。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對舉辦學校辦學資質進行審核,嚴肅查處與不具備辦學資質、能力的社會機構、咨詢公司等開展招生、辦班及其他違規辦學行為,對違規學校予以追繳補助、停止辦學、通報批評、取消辦學資質等處理,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3.規范辦學行為
(1)規范招生管理。成人“雙證制”教育的招生對象為全市范圍內學歷未達到高中層次的城鄉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但不得招收高中階段學校在校生、初中在校生、應屆初中畢業生(含結業、肄業)。學員原則上具有初中學歷,實行免試入學方法,特殊情況須嚴格審核并做好說明,就學年齡放寬到60周歲。
(2)規范學籍管理。舉辦學校須加強對學員的學籍管理,依托“溫州成人教育學籍管理系統”平臺對學員進行注冊、分班等學籍信息處理。市級、縣(市、區)級、學校管理員可根據各自權限對教學進度進行查看與管理。高中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的考核及證書發放由市教育局統籌;初中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的考核及證書發放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
(3)規范教學管理。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舉辦學校規范日常教育教學管理,推進成人“雙證制”教育從規模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舉辦學校要做好學員日常學習管理,嚴格按《浙江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教職成〔2008〕250號)要求執行。學員學完規定課程,方可參加文化科考試。
4.改革招考制度。2022年下半年起,成人“雙證制”教學除采用線下教學外,新增線上教學途徑,學員可通過浙江學習網(https://www.zjlll.net/)完成線上學習。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按《關于做好數字化成人“雙證制”學歷教育相關工作的通知》(浙教職成函〔2022〕12號)要求,給舉辦學校開設浙江學習網報名注冊點及學分銀行受理點,指導舉辦學校做好相關工作。舉辦學校及時為學員注冊學籍,保證學員隨到隨學。
5.學分轉化應用。依托省學分銀行平臺,各舉辦學校設置受理點并由專人負責,為社會學習者開設學分銀行賬戶,及時將社會人員學習成果錄入“學分銀行”,建立學習成果登記、認定、存儲與累積制度,形成個人可信數字學習檔案,建立和完善學習成果轉換互認機制,及時進行學習成果認定轉換。
(三)完善職業培訓服務供給體系
1.健全“雙提升”培訓機制。職業院校依托《溫州市職業院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社會評價組織》,發揮“育訓并舉”職能,落實《溫州市教育局直屬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社會服務激勵機制的實施辦法》《溫州市區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開展學歷教育認定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一體化培訓,開展社會人員技能和學歷“雙提升”培訓工作。
2.探索校企合作培訓路徑。鼓勵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校中廠”“廠中校”、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發揮校企資源互補優勢,挖掘職業院校辦學潛力,積極對接規上企業,做好“學歷+技能”提升工作。支持規上企業建立企業職工培訓基地,根據《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浙江省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靈活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
3.構建多方協同培訓聯盟。組建由在溫本科院校、中高職院校、溫州開放大學,市內外普通高校、高職院校在溫函授站(點),社區學院(學校)等多元主體組成的既包括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提升,又兼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技能考證的雙證提升服務聯盟,聚焦“重點人群”開展學歷和技能培訓。
(四)擴大高等學歷繼續教育供給
1.擴大高校學歷繼續教育培養規模。推動在溫高校(含高職院校、開放大學)、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等,與地方協同實施,加大特定職業和特殊人群的政策幫扶、加強面向行業產業的教育資源輸出、擴大免試入學生源群體規模,逐年擴大高校學歷繼續教育培養數量,增加社會人員學歷提升供給。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在溫高校2022年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招生信息一覽表》,廣泛開展宣傳活動,發動社會人員積極報名。
2.擴大開放大學(學院)人才培養規模。立足開放大學辦學體系,擴大開放教育辦學規模,加強成人中專、成人大專、成人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一體化設計,注重學歷與非學歷教育課程的融通性,提高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適應性,進一步擴大面向社會人員的成人單考單招規模。
3.發揮自學考試功能和優勢。發揮自學考試開放、靈活的優勢,充分依托自學考試培訓機構,強化宣傳發動,提高社會人員的參與率,穩步推進自學考試與其他教育形式銜接溝通,尤其是與專科(高職)教育的銜接,為專科學生學歷提升提供支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