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孩子不識字語文差(二年級孩子好多字不會寫)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已經升入二年級下學期,才發現語文學習的問題是因為識字量太少了。課本里的生字詞還沒搞懂,平時也很努力地學習語文,家長盯著寫作業,雖然不愛閱讀,但也被家長逼著看了不少書,為什么還有識字量太少的問題呢?識字量沒有積累,在閱讀和書寫上,孩子都是被動的,他每一個學習行為都是為了完成家長和老師布置的任務。只要把字寫好,作業寫完了,家長就不會“找我茬“了。那么這樣的寫字和學習是么有效果的,認字發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是順其自然的一個學習行為,上到二年級還有識字量少的問題,那么學生一定也是不喜歡閱讀了。
我們家長在低年級階段,對書寫要求比較高。老師也會強調作業的重要性,語文學習和寫離不開,你寫字的速度、規范,都會影響語文成績的高低。所以練習寫字就成為每個小學生的必經之路,可是識字量太少,影響我們對語文學習的信心,成績不好,學生更容易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先別再要求寫字了,先多積累生字詞吧。
1、 通過聽默寫,先把課本里的生字詞全部搞懂
我們家長在沒有入學前就開始焦慮孩子的寫字問題,不少語文老師也會強調書寫的重要性,我們太關注孩子寫字了,相反卻忽略了在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最應該掌握的識字。已經二年級了識字量還很少,說明在認字上,孩子是落后于其他同學的,那么只有抓緊識字,才能為語文學習打下基礎。除了課本上的生字表必須要掌握的,我們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來進行識字練習。
通過聽默寫,把課本里的生字詞全部搞懂。這是識字的第一步,但是家長在輔導識字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強調書寫而是辨別。形近字的結構、多音字的拼讀都是識字要求。我們學習生字,積累生字詞,并不是只做到認識這個字就可以了,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字義、字詞意,字詞在句子中的運用。多練習口語表達,讓我們對文字的使用能夠更加熟練,也就可以通過識字來閱讀更多的文章和故事了。從而提高的是語文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2、 通過閱讀來識字,每天積累10個字
通過閱讀來識字,是對小學低年級段的同學比較快速的識字積累方法。想要提高語文成績,那一定是要把基礎知識鞏固牢固的。但語文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人能一下積累好幾百字,尤其是在期末復習階段的時候。所以,家長們輔導學生在備考階段,應做好識字練習。每天積累10個漢字,從聽說讀寫的角度,對孩子進行知識拓展,識字練習練的不是寫字,而是對文字的把握和情感運用表達。
除了閱讀課外書,我們還有哪些識字方法呢?文字處處可見,我們家長不用死盯著課外書,電器使用說明書、超市購物單、報紙、社區宣傳手冊都是我們一二年級學生的識字手冊。強調課外書,讓不少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更加抵觸基礎學習了。進行系統的識字練習,一定要堅持,家長需要以周為單位,幫助孩子鞏固認識的新字新詞。而不是識字以后就不管了,那么學生只是認識這個字,具體怎么寫和讀,什么意思卻不知道。
3、 家長不能輔導孩子認字,也不要打擊學習積極性
大部分家長都對識字練習沒有多少耐心,如果家長不能輔導孩子認字,也不要打擊學習積極性。識字量少的學生,語文基礎必然是不好的,那么我們作為家長和老師,只能循循善誘,鼓勵孩子去建立學習自信。小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其實是非常廣泛的,不僅會存在于課外閱讀物,他們在游戲、電腦、動畫、游樂上的學習興趣是高于閱讀課外書的。家長要會引導,比如通過游戲和動畫的字幕,我們也能做識字積累,不一定只看課外書,才是學習。
當我們大部分家長都沒有什么耐心的時候,識字學習就會變得不那么順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也不會有多積極,那么僅有的一點學習積極性,家長更應該好好保護起來。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習慣,家長不要總打擊孩子,認為孩子學習能力不足,給孩子貼上一個語文成績不好的標簽。關于語文成績不好,是識字量太少的原因,你同意這個觀點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