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總按自己想法做
那天我在工廠里,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不小心把一塊餅干碰掉了一塊,一吃壞了,剛要哭,卻被媽媽拉了回來。
這孩子嘴巴里含著饅頭,滿口吐沫,奶聲奶氣,可是不讓人吃。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樣的行為,讓小男孩的媽媽很是擔心,媽媽為了孩子好,可是也很苦惱,不知道怎么處理孩子的這種行為。
大多數的父母會采用吼叫,威脅,懲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可是吼叫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美國心理學家德韋克認為:“父母的大吼大叫,是家庭中的‘心理虐待’,這種暴力傷害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身體,也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父母越吼,孩子越叛逆。
心理學家:經常被吼罵的孩子容易自卑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吼叫,是一種語言暴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否定,從而變得更加叛逆,長大以后會對社會產生恐懼。
有些父母的語言暴力是有一定的遺傳的,有些父母經常吼孩子,這種語言暴力會遺傳給孩子,有些會導致孩子自閉,在與人相處方面出現障礙,難以融入群體。
▼ 03
對孩子大喊大叫
同樣的父母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有些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慢慢地被磨滅,有些孩子性格上的倔,即使父母不打也無所謂,但是到了青春期,這種性格上的優勢開始被抹殺。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吼叫,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性格上的養成,比如以下這幾種情況:
1、孩子特別乖巧聽話,
這種性格的孩子也會隨著成長的發展慢慢變得特別乖巧聽話,在父母眼里他們就是個乖孩子,他們會聽話,懂事,但是卻并不知道什么叫做乖巧聽話,也不知道這種乖巧聽話,他們只是一種情緒的發泄,在家長眼中卻是乖巧聽話的模樣。
2、孩子并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當家長對于孩子進行吼叫的時候,孩子就會被家長所看到,為了讓自己免受家長的傷害,他們選擇聽從和聽從家長的管教,而不是聽從父母的安排。
3、孩子特別自我,敢于質疑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被家長認可后,他們就會在潛意識中不斷地挑戰權威,質疑外界的意見。
當家長認為自己很有理時,孩子也就會對家長說的話做出自己的判斷。
而頂嘴的孩子就是最為典型的“叛逆期”了,他們總是和家長對著干,認為自己長大了,可以獨立了,不想被家長管束。
從而表現出來的是“氣死人”的行為。
4、家長在孩子成長中的無助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所表現出來的無助感會一直伴隨孩子長大,家長對孩子的無助感會一直延續到孩子十歲左右,這段時間,家長對孩子的無助感就會升級成對孩子的控制,這時候孩子的自尊就會被不斷地打擊掉。
他們會更加確信自己是個大人,并且想要逃脫家長的掌控,希望家長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控制,想要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如果家長一直以家長的意愿來壓制孩子,就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有可能導致孩子在成年之后形成討好型人格。
所以家長們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擁有自信的力量,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的快樂。
如何和孩子相處,讓孩子擁有安全感
1.給孩子安全感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這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愛,所以家長們要時刻關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重視的,孩子才能夠感到幸福,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擁有著安全感。而且有的孩子并不缺少安全感,因為他們都是比較聽話的,所以家長們也要及時給孩子安全感,這樣孩子才能夠擁有更加積極向上的性格。
2.要懂得跟孩子進行溝通
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可是很多家長總是喜歡命令式的語氣跟孩子溝通,這樣的溝通方式對于孩子來說是不愿意的,所以家長們應該要學會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要懂得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不能總是對孩子進行說教,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聽的更加認真,而且更加認真的去思考,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用心的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