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男孩說臟話(青春期孩子說臟話罵父母)
一、家長提問: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昨天下午,孩子在小區球場跟鄰里小伙伴打羽毛球,差不多都是10~12歲的男孩,場面有輸贏競爭、但也都自覺遵守他們自己定的規則,可以說是有趣、有序同時又混有點荷爾蒙的味道,激動之時互懟且口吐芬芳,會冒出幾句臟話,比如“你這diao人”,我兒子也說了一兩次。
晚上,我跟他聊關于臟話這個問題。他說同學們平時玩鬧相處都會說,但這種互懟大家都沒有惡意,也不會生氣。而且,他說自己會分清場合,知道啥時不能說不該說。
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會擔心影響到品德方面嗎?
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該如果引導孩子與辯識?
二、社群調研:
1.調研:
我們在咱群里,來做個調研10-12歲男孩子,在一起會說臟話的男孩子,舉個手。
2.家長反饋:
我們遇到過這種情況,雖然挺意外,但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這樣說,大部分是因為聽到別的孩子說過,他們覺得還挺酷的,會刻意模仿。我們在家會嚴肅的告訴孩子,這些是不文明的語言,說出來非常不文明,以后就沒有小伙伴愿意跟你做朋友了。平時不會刻意引導,孩子會改觀。
三、教育解析:
1.行為癥狀VS行為原因: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說臟話只是孩子的一種“行為癥狀”,不是行為原因。
我們家長,不能僅僅針對癥狀糾正孩子,這是無效的。
而是應該找到孩子說臟話背后的行為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說臟話的原因分析:
根據我兒童青少年咨詢經驗,孩子說臟話的原因各不相同:
1.模仿:小孩子模仿家長(尤其是當家的家長)較多,大孩子模仿同齡人(班里、學校里的大哥大)較多。
2.游戲:很多臟話為游戲里的內容,孩子玩游戲較多,聽習慣了,就認為說臟話很正常,認為是這個時代的語言,就不覺得臟了。這是他們的群體語言。這種孩子往往在哪里都口冒臟話。(鑒別點)
3.人際:如果身邊的小伙伴都說臟話,而這個孩子不說臟話,他就會被排斥或被認為膽小、不像男生,這個孩子雖然知道說臟話不好,但依舊會在同伴面前說。但這樣的孩子在家里往往不說,或在家里突然說出來之后會下意識的捂嘴。(鑒別點)。這樣的小孩往往在人群中是小跟班。
4.激素: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男生,雄性荷爾蒙分泌比較旺盛,雄性荷爾蒙激素會引導孩子產生較大的攻擊性,而罵人則是一種語言攻擊,是在釋放荷爾蒙。
四、如何解決: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最難的不是制止孩子的臟話行為,而是找準問題原因。當我們能夠認真觀察,仔細辨析孩子說臟話的原因時,我們就可以“對因施教”。
1.遠離臟話環境:因模仿而產生的說臟話行為,就要讓孩子遠離臟話環境:家長管好自己的嘴,遠離說臟話的孩子,遠離臟話連篇的游戲環境。
2.創造新的存在:針對想在人際中被看到,而被動說臟話的孩子。我們需要和孩子討論,自己的優勢在哪里。通過發揮優勢,創造孩子在同齡人中的新的存在感,這對于青春期的小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孩子通過說臟話而吸引關注的驅力就會大大降低了。
3.暢通激素釋放:青春期的男孩,需要通過激烈的運動,尤其是競爭性的、對抗性的體育運動,有效釋放荷爾蒙激素。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給孩子創造這樣的途徑,讓無處安放的荷爾蒙,有序緩慢釋放。
本圖來自網絡
總結:
關于孩子說臟話,每家孩子都有每家孩子的原因,需要家長認真觀察、分析、對癥解決。您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