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吼過你的孩子嗎?有沒有一時沒忍住對孩子動手的時候?
如果有,這篇文章,你一定要認真地看完。
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之后會是什么樣的呢?
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不恰當?shù)慕逃绞剑赡軙У艉⒆拥囊簧?/p>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脾氣暴躁,每次對別人都會大發(fā)脾氣、破口大罵。后來,父親教他,如果你以后發(fā)一次脾氣,你就用力地把一個釘子釘進墻上吧。
孩子一發(fā)脾氣就釘釘子,但每次發(fā)完脾氣都很后悔。慢慢地,原本一天要釘好幾個,變成好幾天才釘一個,到后來很久才釘一個。孩子高興地找到父親說,你看,我進步了。
父親贊許地點點頭,然后跟孩子說,日后每次你能夠控制脾氣有禮貌地和他人相處,你就拔出一根釘子吧。孩子又認真地遵守父親的指示。
直到有一天,孩子終于把釘子全部拔出,興高采烈地去找父親。
父親肯定了他的進步,同時把他帶到那面墻前面,問他:你看到了什么。孩子平常只注意到釘子,這次抬頭一看,看到了一面千瘡百孔的墻。
打罵教育,給孩子帶來的也將是千瘡百孔的心靈。
打罵孩子除了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傷害之外,還會給孩子帶來這幾個方面的傷害和影響。
第一: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
我經常會收到很多家長的私信:我們家孩子才三歲,但是脾氣特別暴躁,遇到事情不是大哭大鬧,就是對家里人又踢又打,我該怎么教育我們家孩子?
每次看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認真詢問孩子的教養(yǎng)情況:
小時候誰帶得多?有沒有經常打罵孩子?
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肯定的。
要么是一個人帶孩子,要么是把孩子交給家里老人帶,平時總是會因為孩子犯錯,控制不住脾氣,吼孩子,或者是忍不住打孩子。
這就不難理解了,為什么孩子總是這么暴躁,總愛亂發(fā)脾氣。因為你給了孩子一個示范,我不高興的時候,我心情郁悶的時候,我要通過大喊大叫來發(fā)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在生活中以什么樣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孩子會完全的一比一來模仿你的行為和語氣。
所以,家里孩子脾氣暴躁,喜歡亂發(fā)脾氣的,家長不要總想著怎么去改變孩子,而是要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孩子的家庭教養(yǎng)環(huán)境,這才是根本。
第二:孩子會變得自卑,膽小,怯懦
經常被家長用打罵來對待的孩子,會變得膽小謹慎,沒有自我,因為他們總是時刻處在恐懼之中,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做錯了,父母的拳頭就會落在自己身上;
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因為哪句話說得不對,就招來父母的一頓說教。
所以,他們特別謹慎,特別膽小。
第三:孩子會越來越叛逆
隨著孩子年紀越來越大,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逐漸變得叛逆。
因為小的時候,孩子沒有能力、沒有力量去保護自己,更沒有辦法跟父母還手,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八九、十來歲的時候,站在父母身邊,跟他們身高差不多,甚至比他們還要高的時候,孩子知道,是時候來保護自己了。
所以,他們會跟父母對著干,不聽話,跟父母的關系越來越差。
很多父母都會感覺很傷心,自己辛苦養(yǎng)大的孩子,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其實,不是孩子不想乖,不是孩子不想跟你好好說話,是孩子內心積壓的痛苦和傷心實在是太多了,這些無法言說的痛苦,壓的孩子太累了,太苦了。
所以,你可以問問身邊那些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很多人會告訴你:
他們從小到大最大的心愿就是快點長大,然后遠離這個家,甚至一輩子都不再踏進這個家門。
孩子童年時期落在身上的每一個巴掌,不止帶來了疼痛和眼淚,同時也打掉了他一生追求幸福和快樂的能力。
陳喬恩曾在一期節(jié)目中說過:
自己是在媽媽的打罵中長大的,隨時會有被扇耳光的危險,還曾被媽媽用一捆枯枝打到渾身是血,很長一段時間都活在恐懼當中。
她曾經把媽媽的聲音形容為魔鬼的聲音,在接受這段采訪的時候,她整個人都處于應激狀態(tài),顯得高度緊張。提到媽媽打她這段時間,還警覺地回頭看了看,好像背后站著她的媽媽一樣,滿眼的害怕和恐懼令人心疼。
回想成長過程中,你有沒有受到過懲罰?
我相信,多數(shù)人的回答一定都是肯定的。那你還記得,小時候每一次父母打你,罵你之后,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嗎?
我有個朋友,是二胎媽媽,前幾天給我打電話,她哭著說:感覺自己做媽媽失敗極了。
原來,二寶出生后,有段時間她很焦慮,只要二寶一哭,她就會無緣無故地沖大寶吼。
漸漸地,每次被吼,大寶都站在一邊,不哭不鬧,抿嘴低頭,手足無措地用手指捏著衣角。有一天,因為玩具的事她又吼了大寶,孩子很委屈地鉆到了奶奶懷里,哭著說,“我不喜歡這個媽媽了,你帶我走吧。”
孩子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了她!
也希望孩子的這個回答,能夠給你,帶來一點啟發(fā)。
為什么每一次我們打罵孩子之后都會忍不住后悔,愧疚,但是下一次,卻還是會下意識地采用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呢?
第一: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們現(xiàn)在下意識地對待孩子的方式,其實都是源自于我們小時候所經歷的,自己熟悉的教育方式,上一輩的父母就是這樣來教育我們的。
所以,我們也會下意識地使用這種方法,但是我們又在信息足夠發(fā)達的今天,學習到了很多科學的育兒方法和理念,所以,每次打完孩子我們都會忍不住愧疚,后悔。
第二:不允許孩子犯錯
我們之所以會因為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而變得脾氣暴躁,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無非就是不想接受孩子現(xiàn)在的樣子,我的孩子怎么可以頻繁的犯錯,我的孩子怎么可以這么笨,我的孩子怎么可以這樣膽小,懦弱?
因為你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時間,所以,你在不自覺中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待,你不能接受,也不允許你的孩子犯錯。
第三:太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
每個父母在動手打孩子,或者是罵孩子的時候,都會恨鐵不成鋼地說上一句:我這么做還不都是為了你好么?
剛倒了一杯開水,孩子就要伸手去摸,你大喝一聲:給我放下,燙死你!
孩子確實會因為你這一聲吼,就不去碰那個杯子了,但是孩子也失去了一次體驗什么是燙的機會,終有一天她還是會在你看不到不注意的時候,在自己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去親自體驗一下,什么叫燙。
講一萬句不如自己摔一跤。
眼淚教你做人,后悔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一步都少不了。
所以,你還在說,你打罵孩子是為了他好,是你自己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嗎?
那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單位領導惹你生氣時,你會去罵他嗎?你的兄弟姐妹或同事讓你不高興時,你會動手去打嗎?其實,人在做出一個行為時,往往瞬間就能把結果判斷出來。
家長之所以會在孩子面前忍不住脾氣,是因為你心理早已清楚,你打孩子一頓,既能解氣,他又不會把你怎樣。你在孩子面前是權威,是主人,你不用擔心打人的后果,所以你就總是“忍不住”。
那該怎么做,才能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和善的,合格的父母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
通過學習,了解到孩子的成長發(fā)育特點,通過學習來掌握更科學更合理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只有這樣,你才能跳出你的思維圈子,才能減少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影響,才知道孩子問題背后的原因,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和引領孩子成長。
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過看育兒書,也可以通過碎片時間,看短視頻,看文章來學習碎片化的知識,當然,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系統(tǒng)的學習,比如咱們的這一套課程《父母必學的育兒課》,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來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且掌握一些拿來就能用的解決方法。
學習可能不會讓你立刻成為智慧父母,但是他能夠給你增加底氣,讓你有勇氣直接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你能夠有承接的方法,而不是靠單純粗暴地打罵,這就是學習的作用。
它像是黑暗中的一點明燈,總是在關鍵時刻,幫你照亮前行的道路,驅散你內心的恐懼,焦慮和不安,讓你更有毅力,有勇氣能夠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遠。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2-10歲這個年紀,強烈建議你系統(tǒng)學習一下這個專欄。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做一個愛學習的智慧父母,一起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