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南昌太守王惠的文章中,我們知道他的前任蘧太守以及蘧太守的兒子蘧景玉,都是不習慣官場風氣的清高風雅的書生。在此文將要講述的蘧公孫同學,就是蘧太守的孫子,蘧景玉的兒子。國有國情,家有家風,這小蘧同學也與他的祖父和父親一樣,是一個不喜歡做官從政的人。他的爺爺不管怎么說,還考中了進士當了中層官員,他的爸爸雖然沒有中進士做官,但也還做過官員的門客和幕僚(當年范進在山東做學道的時候,蘧景玉就做過范進的幕僚)。但這小蘧同學,由于祖父對功名不太熱衷和隔輩親的緣故,他沒有請過什么正經的教書先生來教科舉考試文章,而是自己在家由爺爺教些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像韓寒那樣不上學,進行素質教育。
蘧太守的素質教育實驗非?!俺晒Α?,他的孫子蘧公孫素質十分“高”,為人善良、單純、儒雅。
蘧太守風雅教賢孫
我們知道在上一篇文章中的王惠,當上南昌太守后,非常倒霉恰好遇上了寧王叛亂。作為一個講究變通和實際的政客,王惠當然不會背叛自己的做人原則,他毫不猶豫地投降了寧王。寧王失敗后,他也比兔子跑得都快,逃到了江西的鄰省浙江。
逃亡途中,有一次坐船行到浙江太湖流域某處,王惠跟大家一起上岸休息吃飯。在飯店機緣巧合他遇到了蘧公孫。本來王惠是不認識蘧公孫的。但蘧公孫跟他父親蘧景玉長得非常像,王惠一看眼熟,就主動上前打聽。這才知道是蘧太守的孫子。王惠向蘧公孫道明了自己與蘧家的淵源,但他沒有暴露自己是朝廷全國通緝的投敵犯罪分子,只是說自己因為抵抗寧王不過,棄城而逃。一個主動,一個是被動,性質大不相同,王惠這是在為自己減輕罪責。這樣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說明自己逃跑是也是客觀不能、被逼無奈,人品還是可以的,以便取得蘧公孫的同情;
蘧公孫是個單純善良的少年,雖然與王惠是第一次見面,他并沒有過多去考慮王惠的話到底是真還是假,以及跟這樣一個不明身份的朝廷通緝犯交往,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風險。而是非常真誠地為王惠這位官場老油條出謀劃策。
蘧公孫道:“老先生既邊疆不守,今日卻不便出來自呈(自首的意思)。只是茫茫四海,盤費缺少,如何使得?晚學生此番卻是奉家祖之命,在杭州舍親處討取一樁銀子,現在舟中,今日贈與老先生以為路費,去尋一個僻靜所在安身為妙。”說罷,即取出四封銀子遞與王惠,共二百兩。王惠極其稱謝,因說道:“兩邊船上都要趕路,不可久遲,只得告別。周濟之情,不死當以厚報。”當即跪了下去。蘧公孫慌忙跪下同拜了幾拜。
蘧公孫客棧遇王惠
蘧公孫豪贈紋銀
素昧平生,不知真假,一出手就是二百兩銀子。除了天真和單純,只能說這個少年心里只有善良和真誠。但王惠這個人卻是不厚道得很,他雖然向蘧公孫行了跪拜大禮。但他卻做了一件讓蘧公孫以后差點殺頭的事情,他竟然把自己隨身攜帶的東西交給了蘧公孫。
王惠又道:“我除了行禮被褥之外,一無所有,只有一個枕箱,內有殘書幾本。此時潛蹤在外,雖這一點物件也恐被人識認,惹起是非,如今也將來交予世兄,我輕身更好逃竄了。”蘧公孫應諾,他即刻過船取來交代,彼此灑淚分手。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王惠這個人,雖然在蘧公孫拿出了二百兩銀子時感動得稀里嘩啦,下跪拜謝。但當他把自己的東西交給蘧公孫的時候,就表明這個人不是自私,就是愚蠢。他自己怕別人認出自己的東西惹來災禍;可他把東西給蘧公孫,難道就不怕被人認出來,給蘧公孫惹來災禍?但這里也不得不批評蘧公孫,面對朝廷的逃犯,他竟然一點兒防備之心都沒有。賠了二百兩銀子也就算了,難道還想賠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這孩子說得好聽是單純善良,說的不好聽,就是棒槌(傻!一竅不通)。
王惠臨別贈枕箱
人無遠慮必有深憂。沒過幾年,南昌太守送給蘧公孫的枕箱,給蘧公孫帶來了天大的災禍。
后來蘧公孫入贅在一位浙江籍京官魯編修家。這位魯編修家有個丫鬟名叫雙紅。蘧公孫因為她做事勤快、誠實,就一時高興,把當年王惠送給自己的枕箱轉送給了丫鬟雙紅。而且還把枕箱的來歷,傻乎乎地告訴了雙紅。什么叫棒槌,蘧公孫這就是!王惠給他的枕箱可以說就是一個定時炸彈。他不但沒有意識到它的可怕,還送給了丫鬟。這蘧公孫不是簡單地單純,就是糊涂無知。蘧公孫這種“優秀”的表現,都得托他祖父大人的福。一個個好好的孩子,只培養他的風花雪月和正能量,而不讓他吃點苦頭、受點挫折。加上蘧公孫本身又秉性單純善良,因此很順利地成為不識兇險的秧子。
所以,我們說,培養孩子,不但要教育他善,還要教育他惡。教育善是為了使他成為一個正人君子,教育惡是為了讓他能識別兇險以保護自己。
但沒過多久,雙紅又被蘧公孫表叔家一個名叫宦成的小廝拐走私奔了。蘧公孫非常生氣,立即報官捉拿宦成。本來這件事按照當時的法律,蘧公孫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但令蘧公孫沒想到的是,雙紅私奔時帶走的那只枕箱給他帶來了天大的災禍。
因為蘧家是當地有名望的鄉紳人家,縣官一收到報案就立即派人去捉拿宦成和雙紅。誰知道這派去的差人當中,有一個是非常老練世故狡詐的老油條。他一門心思想從這件案子當中撈點銀子花花。當抓到宦成和雙紅后,這名差人并沒有立即送到官府處置,而是關在自己家里,想盡方法榨取小兩口的錢財。給人家當奴仆的人,能有幾個錢。于是沒過多久,小兩口的錢財就被差人榨得一干二凈。這時,恰好蘧公孫送給雙紅的枕箱,雙紅就帶在身邊。于是,雙紅就拿出枕箱讓宦成去賣幾個錢。并且說出這個枕箱的來歷。
差人敲詐雙紅、宦成
差人偷聽得奸計
這本是清早小兩口在床上的私密話,可他們沒想到奸詐的差人一直在外邊偷聽他們的對話。雙紅一把枕箱的來歷說完,差人就猛地踢開門,說找到了發財的機會。差人所謂的發財的機會,無非是利用雙紅帶來的枕箱威脅、敲詐蘧公孫,讓蘧公孫花錢消災。差人說得沒錯,枕箱是南昌太守王惠的東西,就算按他所說自己是逃跑而不是投降,可棄城而逃那也是重罪。所以,王惠是朝廷的A級通緝犯無疑,一旦被抓死刑無疑。而那個枕箱就是妥妥的重要證據。一旦宦成拿出去向官府告發,蘧公孫肯定是吃不了兜著走,要有天大的災禍。于是,對蘧公孫進行敲詐勒索的臨時三人小組正式成立。但主要的工作由這位人精公差實施操作。(這位公差是一個深通人性和世故的老狐貍,他的手段和行事可以說是教科書般的純熟與老道,以后我會用專門的文章來談這位老狐貍)
但在這人世間,有壞人就有好人,有推人入懸崖的惡人,就有救人于水火的善人。縣里的差人要害蘧公孫,有人卻要救蘧公孫。這個要救蘧公孫的人,不是別人,就是蘧公孫新認識的朋友馬純上。這是一位敢于為朋友兩肋插刀、仗義疏財的丈夫。差人是個精明人,要蘧公孫拿錢贖買枕箱的事,他沒有直接到蘧家去向公孫挑明。而是找到到馬純上,準備通過他向蘧公孫傳話。但因為蘧公孫有事遠行了,而差人又要錢要的緊。最后,這位仗義的馬存上大俠只好把自己僅有的九十多兩銀子全部給了差人,才要回了枕箱,消除了蘧公孫的塌天大禍。
世上是有好人,但大多數的好人做好事,不過是稍微讓出自己的一點點利益,多了也就冷淡了,不愿去做了。像馬純上先生,這種連自己的吃飯錢也賠上的好人,是瀕臨滅絕的保護動物。蘧公孫回來后,兩人見面,馬先生向自己小友說了這件事。蘧公孫剛開始還有點遮遮掩掩。最后還是老馬說,他賞賜給丫鬟雙紅的枕箱,就在自己住處的時候,蘧公孫才紅著臉承認了有這事。
從這個小細節可以看出,蘧公孫做人小家子氣,沒有他的老友馬先生敞亮、爽快。面對馬先生這般仗義救友的人,對你有再生之恩的人,你拿出坦白與真誠就好,遮掩與糊弄那是對仁義最大的傷害。但蘧公孫雖然面軟優柔,可他當然也知道老友對自己有天大的恩情。于是,倒頭拜了四拜。但蘧公孫接下來的表現又證明這小子是一個糊涂和不會辦事的人。
馬純上傾財救小友
因為自己的錢財全部用來贖買了枕箱,馬純上的口袋是空空如也。但馬純上不但沒有向蘧公孫說自己實際的窘境,而且還對蘧公孫說不要把自己墊的那些錢放在心上,不要他還。這蘧公孫不知是真的把老馬的話當真了,還是家里的經濟狀況也不好。他真的沒還馬純上的錢,只是在馬純上臨走要去省城杭州的時候,送了二兩銀子和一些熏肉小菜。
各位看官,我們現在來對比一下,蘧公孫對王惠和馬純上的所作所為。蘧公孫與王惠素不相識,而且是戴罪之身。可我們的蘧大少爺,卻是一揮手就是相送二百兩白花花的銀子。可這馬純上對他有救命之恩,還花了自己全部的錢財??赊竟珜O除了讓老馬開了三次葷外,其他的實際舉動就是最后的二兩銀子和一些熏肉。這不是不識好歹,不識輕重嗎?難道這蘧公孫真的是一個棒槌?
是的。這養尊處優、沒經過社會毒打的蘧公孫,就是一個不開竅的棒槌。他本人實事求是說,是一個單純和善良的人。王惠雖然跟他沒見過面,但人家只要一說與他的爺爺、老爹有交往,自己現在需要票票,他毫不遲疑地將二百兩銀子奉送。這是多么的單純和大方。但他的救命恩人老馬一說贖枕箱的錢不用還,他也當真了,就臨走意思了一下二兩銀子。
我們說,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很單純,但單純的是非不分、輕重不曉,讓人哭笑不得、云里霧里。他們也很善良,但善良的好歹不分、敵我不分。我們親愛的蘧家少爺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