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階段是家長們最難應對的,很多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小寶寶時候常常都是不知所措,但又不堪其擾。那就是寶寶一歲半到三歲的這個階段,這時期的寶寶簡直就是一個混世魔法,也不愿意聽家長的話。
前段時間,小編的一位朋友就是被自己家一歲多的寶寶給起到崩潰,“事又多,自己有沒啥能力,但卻又愛各種搗亂,最重要的還不聽話?!?/strong>這就是朋友對自己寶寶的評價,并且還有一種越來越過分的趨勢,弄得朋友都有些擔憂起來,不知道如何去教育這個階段的小寶寶。
想必家長們也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一歲半的寶寶往往就開始變得越來越任性,什么事情都愛去做,在家各種的搗亂,雖然知道孩子要引導,但卻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一歲半的寶寶,為什么那么難教?
寶寶的成長,除了身體能力的發展以外,同時還是一個自我意志不斷發展的過程,而寶寶到了一歲之后,隨著語言的發展和對周圍世界認知的不斷深入,他們會擁有更多自我意志的表現。在他們的腦海中,有很多關于探索的好奇心和對事物認知和理解的需求。
這時候的寶寶,也剛剛開始學會走路,肢體動作的能力逐漸完善,寶寶們的活動范圍變得更加廣泛,自我行為能力也變得更強。這時候,家長們才發現自己的寶寶已經從一個沒有太多自主行為能力的小嬰兒,變成了一個破壞能力極強的小孩童。
但是,這時候的寶寶自主行為能力強,好奇心大,什么事情都要去搗亂一番,同時他們還聽不懂家長們的話語,并且自主表達能力也差,就更不要談論自控力的問題了。而這就是一歲半的寶寶又任性又難教的關鍵所在,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親子溝通有障礙。
在很多時候,家長們想要去制止孩子去做某一件事情,比如:不要去翻東西、不要進危險的廚房、不要動手打人等等,孩子往往都是聽不進去的。這就是很明顯的親子溝通有障礙,一歲半的孩子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但是卻不能夠理解家長太復雜的語言。
而面對一歲半孩子的教育,父母們還要看孩子的性格特點。
一歲半的孩子是最為難教的階段,但有時孩子自我行為、思想、性格等等的奠基時期,這個時候把孩子教育好了,以后家長們的教育才能更加輕松。而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家長們還是要了解清楚自己孩子個人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
有的孩子文靜內向,因此在平時就不會有太多過分的行為,聽到家長不允許的指令時候就會停止;但更多的孩子是偏向于活潑好動的,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還需要注意矯正孩子的性格中不良的地方。
對于一歲多的孩子,父母們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指令以及行為示范來做出引導,簡單的話語結構能夠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到里面的含義,比如:不要、不可以、住手等等,不用給予太多的道理教育,語言指令目的在于讓孩子了解這件事不能說。
而孩子也有足夠的學習和模仿能力,家長們需要給予孩子正確的行為示范,孩子才能學到好的東西,才會在日常的行為中去做一些好的事情。
重要提示:一歲半的寶寶正處于自我意識覺醒以及自主行為能力發展的階段,這時候的寶寶沒有太多的溝通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因此常常表現得非常任性。但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需要注重孩子的性格特點,給予足夠的耐心,調整好自己的溝通方式和行為示范。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孩子多大了?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你會怎么處理?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