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統編語文教材的特點
(一)采用雙主線設計閱讀單元
在小學統編語文教材中,采用了雙主線的閱讀單元設計方法,一個主線是“內容主題”,另一個主線是“語文素養”。其中主要包括是語文基礎知識、語文能力提升、學習策略以及學習習慣。體現在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排列在各個單元當中。
(二)增加了文學性課文
教材編委在教材中突出了兒童文學的特色,增加了很多具有兒童文學性的課文,比如,《一個接一個》、《文具的家》、《怎么都快樂》等。這樣的教材編寫特點在很大的程度上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興趣相契合。
(三)語文元素呈現螺旋式
在一年級上冊中,對學生所提出的要求是能準確找到課文中的信息以及能根據教材中呈現的圖畫進行閱讀,在一年級下冊中,對學生所提出的要求是在上冊所提出的要求基礎上,能根據語文知識所呈現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判斷。從這個方面可以看出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的遞進性,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融合發展。在教材中,一些語文元素是通過練習題和文中泡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的。
(四)傳統文學作品的數量
有所增加傳承中華文化是小學統編語文教材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在小學一年級的教材中就已經需要學生接觸古詩文。在小學階段需要學生學習的古詩文一共有124篇,相比于人教版教材,增加的數量為55篇。在教材中可以看到很多歷代美文,比如,諺語、寓言、傳統節日、漢字文化等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體現了小學統編語文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和創新性。
二、對小學統編語文教材的理解和思考
(一)重視教學目標的遞進
在小學統編語文教材中,閱讀教學目標呈現遞進式,學生學習一年級下冊的內容,需要通過一年級上冊的教學打下基礎,在一個單元中出現的課文,后一篇的教學需要以前一篇作為基礎。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做到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構建語文課文之間的聯系。教師應該形成單元整合的意識,并將其滲透到教學當中,按照步驟有序進行[1]。例如,在“心愿”這個主題下所編排的課文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個接一個》、《四個太陽》。這幾篇課文的題材較為豐富。第一篇描繪了革命歲月、后三篇描寫了兒童的愿望。這樣的課文編排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二)強化閱讀方法的講解
在相關的教育標準中,強調了培養學生形成默讀習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掌握略讀和瀏覽的方式,從而實現拓展閱讀范圍的目標。針對這樣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閱讀方法方面對學生進行的一些指導[2]。閱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朗讀、精讀、略讀、跳讀等,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教學目標選擇和運用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比如,如何才能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讀當中?教師應該將科學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在朗讀教學方面,在這一課的朗讀中向學生強調聲調、停頓,下一課教學中就應該引導學生把握朗讀節奏。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
(三)積極尋找課堂展開過程
在運用統編語文教材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將語文要素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盡管在教材中,很多語文知識會被整合成一道課后的練習題,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卻不能僅僅將其作為一道簡單的練習題,而是應該將其作為著手點,對整篇課文進行學習過程的展開。例如,教師講解到《一分鐘》這篇課文時,課后練習題的內容是讓學生掌握“要是……就……”的句式。這不僅是針對于課文的訓練內容,也是學生需要在整體理解課文內容的前提下,進行一些邏輯思維方面的簡單判斷。另外,為了體現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性,在教材中增加了較多的選做題和開放性習題。這就使得教材具有較強彈性和針對性。
(四)強化有機融合發展
在第一階段的閱讀教學中,識字教學、語言積累、閱讀學習以及朗讀課文都是重要的模塊。但是這些模塊并不是相互獨立的,教師應該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和幫助學生建立聯系,并在形成有機融合的目標中,使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教師講解到《操場上》這篇課文時,包括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與運動相關的詞語,另一個部分是包含這些詞語的兒歌,主要的教學內容是使學生認識到鍛煉身體的好處。教師在實際的備課中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按照合理的理由進行分類,使學生字分類的過程中對漢字的一些規律形成基礎的了解。
(五)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小學語文是一門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課程。在小學統編語文教材中增加了更多的傳統文化篇目,對培養學生形成文化素養具有重要作用[3]。我國的傳統文化對現代教育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這些篇目的特點,采用一些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形式,比如,講故事、表演、辯論等向學生滲透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形成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節目片段,提高語文教學的生動性,比如,《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的編寫和實際應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迎合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理念,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統編教材的內涵進行深入解讀,并從重視教學目標遞進,強化閱讀方法講解,積極尋找課堂展開過程,強化有機融合發展,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的角度對統編教材形成正確的認識。通過本文對小學統編語文教材教學的認識和思考展開的一系列淺談,希望能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