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誠實守信的孩子更能遭到大家的喜歡,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有很多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突然間說起了謊言,有些還是不切實際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不誠實呢,針對這一情況,家長又該怎么做呢?
l 孩子不誠實的原因
1. 想象和現實搞混了
由于3歲的孩子還處在意識的萌芽期,所以,孩子會把看到的與心中想象的,真實發生的與內心希望的、實際做過的與內心遐想的混淆了。導致孩子說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話。這時,家長不必擔心,更不要把這種情況認為是孩子不誠實的原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確還不太能夠分得清現實世界和想象世界。
2. 可能是無意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還不太完善,可能分不太清這個物品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因此有時候就會將別人的物品帶回家了。此時,家長一定要記住的是:提前問清楚孩子這個物品到底是誰的,并且要告訴孩子不要未經別人的允許拿別人的東西。
3. 跟父母學的
家長是孩子的最好的榜樣,因此家長的一些小習慣,孩子也會跟著學習。比如,如果在家里面,家長們都說了謊話,讓孩子看到了,孩子也會跟著家長學說謊。
4.家長總是鼓勵孩子的錯誤
孩子的內心是很單純的,有時候無意之間偷拿了別人的東西,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是一個錯誤的行為,自己也分辨不出來是非,如果此時的家長不但不去教育,反倒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大肆表揚,會讓孩子覺得:啊,原來拿別人的東西是正確的行為啊,媽媽是會表揚我的。大大增強了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動機。
5.父母太過嚴厲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缺點和錯誤,家長這時就很有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亂用懲罰。比如:孩子只是今天太貪玩,忘記寫作業了。這是一件很小的事,孩子忘記寫,家長只需耐心地引導孩子,耐心說了,孩子就會做出改變,并且不再犯。但有的家長卻不是這樣做,打孩子,罵孩子,數落孩子。這些嚴厲的言語像刀子一樣,一下下地在孩子的心中刻下重重的痕跡,為了避免家長的懲罰,孩子只好選擇了說謊。
2 針對孩子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培養孩子誠實守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有極強的耐心和細致入微的關心。家長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告訴孩子:多說真話,不要總是講假話;做錯事時,大可不必擔心父母的責備,試著去勇敢承擔自己的錯誤,積極地去改正它最重要;也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如果借了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及時的還回去,做到言而有信。從小事做起,一點點的滲透,讓孩子慢慢的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
2.從自身開始做起
如果父母想要培養一個誠實守信,以誠待人的好孩子,必須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最好的示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時一定要言而有信,不給孩子講空話,所以在給孩子承諾時,一定要考慮“這個承諾”是否能夠給孩子兌現;如果不能做到兌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的跟孩子解釋,向孩子道歉,做出自我批評,讓孩子從內心中原諒父母。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學會誠實守信。
3.從家庭氛圍開始做起
我們常說,家庭氛圍很重要,如果家長在家總是嚴厲無比,孩子會從心底里感到自卑,從而會選擇用撒謊來討好家長。父母要試著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時刻感受到家人對他的愛,感受到了濃濃的愛,孩子就會更有底氣了,有了底氣,自然就有了說出來的信心,進而不再向父母撒謊。
4.滿足孩子的合理愿望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誠實守信,但是由于家長的嚴厲,導致了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小小心愿,跑去選擇撒謊。因此父母在此時需要去認真分析,認真辨別孩子的這一愿望是否合理,如果是合理的,盡量就去滿足孩子,如果是不合理的,也可以帶領孩子共同分析,耐心地向孩子解釋不能滿足的原因,家長不能抱有這樣的想法:“孩子現在還小,他能懂寫什么啊,他會有什么想要的啊?”如果你總是不滿足孩子,真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總而言之,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如果孩子出現了“撒謊”的行為,一定不要放縱,家長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氛圍,滿足孩子合理的愿望,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也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