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越哄越哭(小孩越哄哭得越厲害怎么辦)
晚飯后,淼寶又開始了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自嗨式跳躍活動。盡管我和姥姥一再叮囑他慢點跳,爸爸也不無警告地說:別跳了,再跳就快摔到地上了。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或許他覺得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不但未減緩或停止,反而跳得更起勁了!
果不其然,爸爸的話音未落,他還真就摔倒了,而且隨即哇哇哭了起來。
姥姥趕緊上前抱起,一邊還安撫:“說了讓你慢點吧,就是不聽,摔倒了吧?別哭了,男子漢哪有總哭的”。
爸爸也附和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哭啥啊,又沒磕破哪”。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安撫,本想讓孩子趕快停止哭鬧。
可不成想,適得其反,孩子哭得更傷心了!
我隨即抱過孩子,一邊幫他擦拭眼淚,一邊認真地詢問:“寶貝是不摔疼了?你也不想摔倒是嗎?”
聽到這里,孩子停止了哭泣,抽抽嗒嗒地“嗯”著抱緊了我的脖子。
看他情緒好些了,我又問,“寶貝摔到哪里了,媽媽幫你吹一下,吹一下就好了”。寶貝指了指腿,我趕緊煞有介事地吹了兩下。
接著我又開導孩子:寶貝地板也被摔到了,它是不是也疼啊?寶貝迅速地趴到地面上,認真地給地板吹了幾下。高興地說:好了,地板也不疼了!
同樣是要安撫孩子,為什么我的方式能迅速起效呢?
兩種方式之間最重要、最關鍵的差別是什么呢?
差別在于,姥姥和爸爸忽略甚至否定了孩子的感受,而我則承認和接納了孩子的感受。
被譽為“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圣經”的《怎么說,孩子才肯聽》一書中說,承認和接納孩子的感受,是親子關系最重要的第一步!
親愛的小伙伴,下次孩子再遇到孩子哭鬧你想好怎么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