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媽買菜回來,隨手將剩下的十幾塊錢放在了茶幾上。兒子小東和小伙伴在客廳里玩耍,等到下午的時候,小伙伴回家,小東媽發現茶幾上的錢不翼而飛。
十幾塊錢不算什么錢,但是小東媽認為這件事非常重要。起先她擔心,是不是小東小伙伴拿走了這個錢。這個小的孩子,開始偷拿別人家的錢,這是多么令人擔心的事。但是詢問兒子的時候,發現小東支支吾吾,稱自己不清楚,小東媽就覺得這是有問題的。
于是小東媽嚴厲的詢問小東,到底是誰拿了這個錢。小東心里害怕,說出了是自己拿的這個錢。知道真相后的媽媽,更加生氣小東的做法,這個錢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孩子竟然學會了說謊!
小東面對媽媽的壓力,害怕的哭出了聲。但是小東也辯解,自己是不小心弄壞了小伙伴的玩具,自己答應要賠償人家。但是自己害怕媽媽責罵,所以不敢把這件事說出來,最后看到桌子上這個錢,才想著偷偷拿走。
誠信是我們做家長的,從小要孩子學會的最基本的品德。但是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有時候仍舊會說謊。其實撒謊,是孩子成長道路中必經的階段。孩子撒謊,家長不要太過于激動,我們應該做好引導,在了解前因后果的基礎上解決,才能夠讓孩子樹立良好的品質。
孩子為什么撒謊?
1. 不敢承擔責任
大部分情況下孩子說謊,是自己犯了錯誤,但是害怕承擔責任,因此學會了騙人。例如孩子在學校弄壞了玻璃,被老師批評了,回到家后媽媽問怎么這個晚才回來,孩子說在朋友家寫作業。
孩子擔心自己被老師批評,媽媽知道了把自己又批評一頓。為了推卸責任,和媽媽說謊。
2. 善意的謊言
事物都有兩面性,并不是說只要是謊言,就需要去批判的。成年人尚且經常說謊,怎么能要求孩子一點謊言沒有。有的時候,善意的謊言,是可以接受的。
例如別人送了我們一件禮物,這個禮物可能我們并不喜歡。但是面對人家,我們會表現得較為歡喜,非常感謝人家。孩子有的謊言,可能是有的時候出于這個想法。
3. 保護自己
面對危險的時候,孩子需要用謊言,維護自己的利益。尤其是面對一些不良分子,孩子學會用謊言哄騙對方,保證自己的安全。這樣謊言,出于對自己的保護,是家長應該支持,并且認同的。
因此我們家長,面對孩子說謊的時候,不要第一時間就是批評孩子,而是了解原因。如果是有害的謊言,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如果是善意的謊言,家長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不違心的情況下可以夸贊。
孩子撒謊有害,家長該怎么辦?
一、 以身作則
家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長在孩子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言傳身教的告訴孩子,什么才是優良的品質。教導孩子做一個講誠信的人,犯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逃脫自己的責任,成為一個失責的人。
二、 不要急著批評孩子
發現孩子的說法,與事實相違背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做法,不應該是直接責罵,我們應該了解事情真相。說話口氣平穩一些,態度端正但不要太嚴肅,好好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為什么說謊。在此基礎上對癥下藥,教導效果也更好。
三、 鼓勵孩子說真話
父母太過嚴厲,會讓孩子心里害怕。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家里一個東西,擔心爸爸責罵,所以撒謊說是小狗打碎的。那么家長,應該好好和孩子說,東西并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品質,東西沒有了我們可以再買,但是學會了撒謊,打碎了多少東西都不會改變。當孩子主動站出來承認錯誤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也要鼓勵孩子。
誠信的建立,是信任的橋梁搭建。教會孩子誠信待人,對現在對未來都是好事。不然孩子謊話漫天飛,分不清那一句真的哪一句假的,很難讓別人再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