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總喜歡拖延怎么辦?家長學會這7招可輕松解決嗎(孩子做事總是拖延怎么辦)
對于5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刻意磨蹭通常并不是懶惰,磨蹭更多的是與家長對立的態度。解決孩子做事拖拉的問題,首先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才會有效果。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那么要如何解決孩子拖延癥的問題呢?
1、幫孩子學會珍惜時間
孩子做事磨蹭其實是因為孩子現在還沒有時間觀念。因此,爸爸媽媽要讓孩子學會珍惜時間,平時多給孩子講一些成功人士珍惜時間的事例,并且經常督促孩子。平時也可以跟孩子說說磨蹭的害處,告訴孩子磨蹭是有害終生的壞習慣。
2、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爸爸媽媽不妨經常跟孩子說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你現在的速度好快啊”,“你真的做得很好誒”。鼓勵可以讓孩子更加努力,孩子會在潛意識中讓自己做事快點。在孩子的速度加快以后,家長還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物質獎勵,滿足孩子一個小小的愿望。
3、讓孩子知道磨蹭會付出代價
如果孩子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長不用太著急,適當提醒孩子“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如果孩子的速度依舊很慢的話,也不要再去催他了。因為孩子真的遲到了,那么老師肯定會問他為什么遲到,孩子答不上來又挨了批評后,就會知道磨蹭是不對的,孩子以后就會自己加快速度了。
4、不能責備打罵孩子
孩子做事磨蹭,爸爸媽媽對孩子發脾氣是沒有用的。比如當孩子做一件事比較慢,爸爸媽媽馬上就沖著孩子生氣,孩子這時候就會感到委屈,不知道做什么,做事的速度反而更加慢了。并且,面對家長發脾氣、責備和打罵,孩子心里面其實是非常難過的,孩子有時候會不理會爸爸媽媽,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時間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5、讓孩子覺得做事快有好處
孩子只有明白做事情快是為了自己好以后,才能夠真的加快速度。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做完作業以后還會布置其他的作業,孩子不想做,但又不能反抗家長的命令,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這時,家長不妨為孩子減輕負擔,讓孩子合理利用做完作業后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6、教會孩子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樣做才能節省時間,爸爸媽媽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如何才能最快速度地穿衣服,怎樣才能夠把家里的臟東西更快地清理好。另外,如果孩子的手部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比較差,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訓練來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
7、消除讓孩子分心的因素
孩子學習時,爸爸媽媽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在旁邊發出各種聲響。孩子吃飯的時候關掉電視機,否則孩子就會邊看動畫片邊吃飯,導致吃飯的速度變慢,家長應該把吃飯的時間和放動畫片的時間錯開。
溫馨提示,拖延癥是很可怕的,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所以爸爸媽媽不妨采取上述的幾個方法,幫孩子擺脫拖延癥,讓孩子離成功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