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苦惱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其實我想反問一下家長,孩子為什么要聽你的話?聽你的話就一定對嗎?聽話的孩子就一定是好的嗎?
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聽話的孩子有兩個極端。一種聽話的孩子會很懦弱,做事情沒有主見和思想。
另一種極端,這種孩子非常逆反,因為壓抑很久的情緒需要釋放。
我想反問大家一句:你喜歡聽別人的話嗎?
我想沒有人喜歡聽別人指揮,每個人都喜歡聽自己的指揮。
所以正確的溝通方式——不是直接命令孩子的手腳,讓他做什么。而是想辦法影響孩子的思想,然后孩子自己的思想再指揮他的手腳。
影響別人的手腳,最好的辦法是影響別人的思想。
而影響思想最重要的一招就是講故事的方法。通過講別人的故事,打動他,激發他的認知和思考,引導改變他的行為。
講好故事有三個步驟,首先第一步要提出問題;第二步才是講故事;第三步故事講完了,一定要引導孩子行為的改變。
當孩子遇到各種困惑,我們就通過講類比的故事來啟發他,這樣他就會心悅誠服的接受自己行為的改變。
我想你起父親原來就經常和我說,你要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直接說他,要打比方。拿著別人的例子打比方給他聽。
讓他通過別人的故事知道這件事情,哪樣的行為,對他是不利的;哪樣的行為對他是有益的,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大家記住了嗎?當我們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發現孩子的行為有偏差的時候,我們要給他講故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