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父母都這樣和孩子說話(父母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的情商)
“不去上學怎么行,快點走!”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隔壁的黃媽媽又在叫孩子上學,聽說她家孩子總是不想去學校,這也是讓她比較煩心的一件事情。
很多時候一味催促孩子,只會激起他的逆反心理,覺得上學是父母強迫他去做的事情。
不妨來我們換種說話方式。
“如果你今天不去學校,某某小朋友就不能和你一起玩了,他會失望的。”
讓孩子變被動為主動,告訴他去幼兒園可以和很多小朋友玩,可以去做很開心的事情,調動孩子積極性。
01
早晨賴床
“都幾點了還不起床,快起床!要遲到了。”
“寶貝,已經七點了,想想現在的你該去做什么了?”
一些家長看到孩子早晨睡懶覺時,會大喊或者直接去掀被子,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嚴重干擾孩子睡眠,且不利于身心健康。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獨立管理時間的能力,讓他自己去管理自己的時間,比如教孩子去定鬧鐘,提前告訴他醒來之后需要做什么。
02
做作業時
“你怎么這么懶?自己多動動腦筋!”
“這是你的作業,我相信你會有辦法的!”
一些批評會極大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孩子對自我的評價。
尤其是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他不僅不會聽從你的批評,還會很感到難堪和不滿。
作為家長不妨多鼓勵,給孩子明確學習制度,孩子寫作業時,可適當給予指導,不要一直圍繞著孩子,待在他身邊。
03
做家務時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玩玩,快幫我把桌子擦干凈,幫我把筷子擺好,把地掃一掃……”
“寶貝把碗筷擺好,我們馬上開飯啦!”“寶貝,媽媽累了,你來掃地,我來擦桌子怎么樣?”
各位家長應該知道,要孩子幫忙做家務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孩子獨立性格。
當孩子把家務做好時,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給予他們額外的獎勵。
最好不要給他們錢或物質獎勵,可以讓孩子邀請一個小伙伴來家里玩,或者讓家人周末出去玩。
每位養育孩子的媽媽,都經歷過崩潰大哭,對孩子束手無策。
其實,我們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反應,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孩子,父母也需要一起成長,有效的溝通,尤為重要。
當你換種說話方式,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是很乖,很聽話的。
加強親子間的交流與溝通已成為現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溝通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一致型家庭、多元型家庭、保護型家庭、放任型家庭,這四種家庭溝通模式中,你的家庭屬于哪一種呢?
在王紀瓊130堂幸福家庭必修課中,王紀瓊院長針對父子、母子、夫妻之間的溝通,用詼諧易懂的語言,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講解。
讓更多的家庭少一些爭吵,多一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