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孩子愛打人不聽話是什么因素?
01
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愛打人、愛破壞東西、愛打鬧的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例如,下圖所示:班上有個愛破壞東西的孩子,或者是一個不聽勸阻的孩子,下圖所示中即為我的孩子打人的行為。
其實,很多情況下,打人是一種有效的發泄方式,孩子想要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和平共處,想要獲勝并不難。
通常來說,打人是一種有主見、有能力的表現,甚至有較強的創新能力。
但孩子打人,并不是為了攻擊別人,而是為了幫助自己,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是為了不傷害別人。
孩子打人,是想表達自己的憤怒
有些孩子,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打人,是在尋求別人的注意力,獲取父母的愛,尋求父母的關注,以此來讓自己的安全感得以建立。
他們會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如果父母忽視這一點,孩子就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孩子打人的原因也是一樣。
這個階段,父母要做的是安撫孩子的情緒,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和支持。
而不是批評他打人的行為,
孩子感覺不到自己被接納,心理壓力很大,很大概率會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3、多溝通,少嘮叨
有時候,孩子犯錯的行為真的不是“品質敗壞”,而是“話多”。
跟孩子溝通時,多說一些“你覺得”、“你覺得”、“我覺得”,少說“你應該”、“你覺得”。
既表達了我們的意思,又給了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
從而更容易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
心理學家賀嶺峰說:
“和孩子談話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你應該”、“你應該”。”
簡單地說,他們聽了這句話,可能會覺得“你根本就不懂我”、“你根本就不懂我”,然后就會開始和你頂嘴。
其實溝通并不是一件很復雜的事,如果我們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孩子的話,那么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接受我們的意見的。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這是其一;而我們很多父母,尤其是媽媽,總是覺得自己說的話就是對的,孩子就是不接受,就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壓制孩子。
那么,怎么才能讓孩子能夠更愿意聽我們繼續說呢?
接下來,我們就要用“三步法”,讓孩子愿意聽我們說話。
第一步: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我們要想讓孩子愿意和我們溝通,就要先了解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很多父母可能對于孩子的一些話題都不太了解,覺得孩子的一些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想要讓孩子愿意和我們溝通,一定要先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只有知道孩子的興趣,我們才能對癥下藥,更好的解決孩子不愿意和我們溝通的問題。
比如,孩子看到什么喜歡的明星,父母就可以跟孩子談談這方面的人物、和孩子聊一聊這些人物的故事。
也可以是孩子很感興趣的動畫片,比如這個愛豆的小名,可以問問孩子:你最喜歡哪個明星?或者你最喜歡哪個明星?
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孩子就會更愿意跟你聊他的想法和看法。
3、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做他感興趣的事。
要想讓孩子愿意跟我們分享他的事,我們就要能“陪”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比如孩子在體育運動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他感興趣的運動,尤其是帶孩子去爬山的時候,讓孩子去感受爬山的樂趣。
4、可以讓孩子學著拍照片、錄像,把照片選在一起,保存好的照片,甚至可以把照片訂在一起,放在家里讓孩子隨時隨地看。
5、可以選擇一些小的照片,記錄每天的成長記錄,并在文末總結一些有趣的事情。
6、當孩子要求你給他展示一部照片的時候,不要阻止他展示,要讓他看到自己拍的照片上的內容,你就可以這樣做:
準備好幾個小本子,5本、1本、1本,開始給孩子找照片,和他一起對照片進行簡單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