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孩子的家長,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小的時候做事情特別磨蹭。明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孩子非要拖拉半天才能做完,明明20分鐘能寫完的作業(yè),至少要磨蹭兩小時……
為此父母們沒少想辦法,脾氣比較急躁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打罵一頓,溫和一些的會耐心給孩子講道理,還有的父母妄圖通過物質(zhì)獎勵來讓孩子改變。但是結(jié)果都不明顯,孩子依然無動于衷,該磨蹭多久還是要磨蹭多久。
為什么大多數(shù)孩子都愛磨蹭?
在一個寶媽群里,一位寶媽在吐槽自己兒子寫作業(yè)磨蹭的事情,瞬間讓整個群都熱鬧起來。其他寶媽也紛紛過來吐槽自己的孩子,大家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磨蹭并不是自己家的個別情況,很多家庭都會遇到。
第一個寶媽的兒子叫小木,小木今年上2年級,每天寫作業(yè)都像是在打一場“拉鋸戰(zhàn)”。作業(yè)的量并不算多,一個小時之內(nèi)絕對能寫完,可是小木每天吃完飯就開始寫,一直到深夜都還寫不完,小木的媽媽每天焦頭爛額,為此血壓都快上升了。
還有一位寶媽的女兒上幼兒園,每天早上起床都無比困難。寶媽7點會準(zhǔn)時叫女兒起床,并且每隔5分鐘就會催促一次,可是女兒就好像進入了“慢動作”,從穿衣服到穿鞋子至少要將近一小時。為此寶媽總是上班遲到,她的脾氣也變得非常不好。
還有一位寶媽的兒子5歲,每次吃飯家里就要掀起一場“腥風(fēng)血雨”。兒子非要奶奶喂才肯吃,可是奶奶喂飯的時候他又不好好吃,一邊看電視一邊玩玩具,半天才肯吃一口。爸爸每次都看不下去,直接跑過去就是一巴掌,兒子哭著更不肯吃,然后奶奶又指責(zé)爸爸,搞的全家一團糟。
為什么這么多孩子都愛磨蹭呢?
孩子沒有形成時間的觀念。大多數(shù)喜歡磨蹭的孩子,腦海里是沒有任何關(guān)于時間概念的,他們不知道一分鐘是多久,也不知道一小時是什么。比如很多孩子在玩耍的時候明明答應(yīng)父母只玩一會兒,可是這個“一會兒”究竟是多久,孩子們是不懂的。有些孩子正玩得開心,很可能一小時過去了,他們還認(rèn)為只是很短的時間。
還有些孩子習(xí)慣了父母的催促。孩子磨蹭的時候,大多數(shù)父母都會在一旁催促,越催越著急,可是催了半天卻沒用,孩子依然穩(wěn)如泰山。這是因為父母的著急和催促已經(jīng)對孩子起不到效果,甚至有些孩子會習(xí)慣了這種催促聲,自己該怎樣還怎樣,父母只能干著急。
部分父母也總是替孩子做事情。有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因為做事情的時候不熟練,所以會比較慢。比如出門的時候孩子穿鞋很慢,這時候有的父母為了趕時間,就干脆跑過去一通代勞,這樣能節(jié)省一點時間。久而久之,孩子習(xí)慣了這種待遇,自己干脆就懶得動手,一直拖到父母無法忍受而替自己做好為止。
總是愛磨蹭的孩子,如果還具備這3個特征,就非常容易改變
總是因為好奇心而耽誤時間
如果孩子有磨蹭的問題,但是卻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并且每次拖拉磨蹭都是因為好奇心而導(dǎo)致,那么父母并不用過于擔(dān)心。比如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孩子看到了一只小飛蟲,所以就馬上停下筆去抓蟲子,然后玩上半天,這樣表面看來雖然是在磨蹭,但其實是孩子的好奇心太強所導(dǎo)致。
這種情況父母要巧妙地去對待,可以利用孩子好奇的事情來鼓勵孩子盡快完成任務(wù)。比如父母可以跟孩子說:“寶貝兒,你先把作業(yè)寫完,然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蟲子和蝴蝶好嗎?”這樣能夠激發(fā)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促使孩子將手頭的作業(yè)盡快寫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說到做到,不可以事后反悔,否則下次就不靈了。
因為不會做而苦苦掙扎
有些孩子之所以做事情很慢,也不是因為他們的習(xí)慣差,而是由于遇到了自己完成不了的困難。比如在寫作業(yè)的時候,有些題目會比較難,但是孩子并不會暫時繞過這道題,先做其他簡單的題目,而是會在那里苦苦思索,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答案,還耽誤了好長時間。
這種情況作為父母就要來幫助孩子,可以先教會孩子做題的順序,比如先做自己會做的,如果遇到不會的可以暫時跳過去,等其他的都做完再來想辦法。然后教會孩子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可以向父母或者同學(xué)和老師求助,或者自己查閱資料,盡快解決問題才能讓寫作業(yè)的效率更高。
時間觀念不清晰
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容易改變的,只需要父母平時多加引導(dǎo)就可以。比如給孩子規(guī)定時間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看一下鐘表,告訴孩子一分鐘就是指針轉(zhuǎn)一圈,5分鐘就是指針從哪里到哪里。讓孩子有親身的感受,幾次過后,時間的概念就能在孩子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
孩子的拖延并不是一種惡習(xí),而是由于天性和一些不恰當(dāng)?shù)囊龑?dǎo)方式所造成,因此父母要理解和幫助孩子,這樣才能更快地讓孩子改掉磨蹭的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