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反應孩子說臟話(家長對孩子說臟話會引起什么后果)
在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緒表達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善的的階段,他們往往難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也很難控制自己想做某件事情的沖動,當他想做的事情受阻的時候,他很可能就會情緒失控,這對很多爸爸媽媽來說,是非常艱難的。因為在這之前,孩子是可愛的、溫暖的。但看著發泄情緒的寶寶,有的爸媽可能就會想“這真是個小野獸”,從而表現的無所適從,甚至激化矛盾。下面四點建議,能幫助爸爸媽媽更好地控制場面。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第一,當孩子大哭不停的時候,你一定要忍住大罵或者動手的沖動,因為你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哭得更厲害。孩子的大哭固然會讓你感到很煩,但這時孩子不應該是更難過的那一個嗎?在這個時候,媽媽有兩個比較好的辦法:當孩子無理取鬧的哭的時候,你可以讓他自己先哭著,順便還能把視頻錄下來,當孩子看到你這樣的舉動時,可能就會覺得哭也沒意思了;當孩子真的哭得很傷心的時候,你可以跟孩子說“媽媽抱抱你,你不要哭了”,一般孩子都會很喜歡媽媽的抱抱,停止大哭。
?第二,當孩子對你喊出臟話的時候,你不要被憤怒沖昏頭腦。要知道,在孩子嘴里,臟話只是在他看來是最有力地表達自己情緒的語言,因為他總能看到激動的成人們在說這些詞匯,而并不知道這些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所以,這種時候,你該做的是控制自己的言行,并且嚴肅地告訴孩子:“這些話是不好的話,乖孩子都不會說。”
?第三,當孩子打你的時候,不要自傷自憐。你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的行為是針對你的,他只是無法控制自己而已。但他口里說著“打你打你”,并且真的用小腳來踢你的時候,他其實在發泄自己做事受阻產生的情緒,而不是真的要“欺負”你。你要做的,是教會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并限制他的行為,有效的引導,比你的自傷自憐進而轉變成暴力相向,是更明智的做法。
?第四,當孩子跟你賭氣的時候,你不要跟他對賭。如果跟孩子賭氣,只能說你可能還處于孩子的情緒管理水平。當孩子故意賭氣的是,媽媽該做的是及時疏導,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不對的地方。這樣的話,孩子才能更好學會情緒的控制。
總之,遇到這些場景。爸爸媽媽們真正要做的是,hold住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要成為他的情緒引導者,幫助他控制自己,提供判斷力、自律能力,以及如何用更加容易被接受和適合的方式來表達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