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如何幫孩子度過叛逆期呢(父母該如何幫孩子度過叛逆期教育)
1、孩子什么時候進入青春期?一般指12-18歲;英國:13-19歲都用Teenager;學術界:10-20歲,因為孩子成熟的早,社會化的年齡在推遲。①叛逆是生理成熟和思維能力提高的表現②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自我同一性就是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和界定,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知道自己何去何從,對未來生活有明確的目標。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③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泄途徑大腦前額葉沒有發育成熟,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差。叛逆是孩子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④叛逆是從對父母的依戀關系轉向自主發展的過程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人際關系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2、青春期叛逆是好事還是壞事?
①父母提前做了鋪墊(少部分),民主對待孩子,讓孩子從小思考人生。到了青春期,孩子會繼續深入思考人生,但是會平順度過。孩子會輕度叛逆或不叛逆。②父母高壓,壓制孩子的叛逆,孩子會反彈。父母按不住,矛盾沖突特別多。③父母高壓,壓制孩子的叛逆,孩子不反抗,容易得神經癥、抑郁、焦慮等。甚至是自殺等。④父母撒手不管,不引導不交流,孩子容易交到壞朋友。
3、青春期叛逆有哪些表現?
①暴力傾向。行為表現:如校園暴力,情緒暴躁。欺凌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有。但是校園欺凌大多發生在青春期。產生原因:腦科學證明是荷爾蒙的問題,其他時期,會有情緒到達行為會通過大腦通道。但是青春期有一條不經大腦的通道,就是會有不過腦子的行為。控制沖動的區域前額葉要到大學才能發育好。解決方法:體育運動。就是把能量釋放,加大體育運動量。讓體能合理釋放。白天把電放完了,就能安靜下來了。所以從小就有一項體育鍛煉非常重要。
4、青春期叛逆常見問題如何解決?
①暴力傾向。行為表現:如校園暴力,情緒暴躁。欺凌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有。但是校園欺凌大多發生在青春期。產生原因:腦科學證明是荷爾蒙的問題,其他時期,會有情緒到達行為會通過大腦通道。但是青春期有一條不經大腦的通道,就是會有不過腦子的行為。控制沖動的區域前額葉要到大學才能發育好。解決方法:體育運動。就是把能量釋放,加大體育運動量。讓體能合理釋放。白天把電放完了,就能安靜下來了。所以從小就有一項體育鍛煉非常重要。
②拒絕溝通。行為表現:比如,孩子會把自己關在屋里拒絕溝通,在門上貼個標志,進屋先敲門,或者禁止他人進入等。即使和家長在一起,也耳朵塞個耳機。產生原因:從認知發展的角度,孩子到了抽象思維和形式運算階段,孩子的身高體重超過父母,甚至知識儲備也超過父母。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比父母厲害,不想和你聊,沒有共同語言。家長不會傾聽。比如:孩子可能只是抱怨一下老師講課沒意思,但是家長就開始說你不能不認真聽講,上綱上線,說要尊重老師,好好學習等等。父母和孩子不在同一頻道。解決方法:第一,家長要把嘴巴閉上,把耳朵打開。不要嘮叨,家長要學會聽,能夠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情感和想法,孩子就愿意和家長溝通,不需要家長嘮叨,也能夠自己得出判斷。第二,設定底線和邊界,在底線的基礎上,遠遠的做孩子守護者。青春期必須放手,可以樹立規則,提前把邊界說清楚,把孩子當成年人看待。
③親子沖突。行為表現:親子關系不好,經常發生沖突。或者是表面和風細雨,但是實際上沒有情感聯系。產生原因:沒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解決方法:“加減乘除”“加”,增加家庭活動的豐富性。游戲、手工、玩耍、拍小視頻。“減”,減少對孩子的關注,不要24小時盯著。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全職媽媽教出來的孩子反而問題很多,把教育孩子當成唯一的事業,太關注,但是又不專業。給孩子留一些自主發展的空間。爸爸也要認可全職媽媽的付出,不要苛責媽媽,教育孩子是父母兩個人的事情。“乘”,多夸孩子。孩子做的比較好的,要猛夸。“除”,降低你的焦慮。你家孩子的問題是全國幾百萬孩子身上都有的問題,這樣你就不焦慮了。
④厭學。行為表現:睡眠少,學習壓力大,覺得學習沒意思,甚至是覺得玩游戲也沒意思。產生原因:孩子有多方面需要,但是學校只看成績。學校很多問題是只管本學段的問題,但是問題的暴發都有延后性。青少年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娛樂需求、交友需求等等,但是家長和學校總是把孩子積壓到學習這一個領域。解決方法: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讓孩子覺得生活里不是只有學習一件事。青春期要找到自我,找到自我同一性。但是學校和家庭把他其他的需求和生活都堵住了,只剩下了學習。孩子在這種環境沒有辦法發展出自我同一性。只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圓滿,孩子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如果孩子只是學習好,他的價值就只體現在學習上,等他上了大學,看到別人不但學習比他好,打球還比他好,等等,他的價值觀會崩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⑤早戀行為表現:早戀,父母會擔心孩子早戀影響學習,尤其是女孩的父母。這個問題還伴隨性教育的問題。性教育的問題不要等到壞人來教你的孩子。產生原因:有需求的戀愛,就不是早戀,就是正常的需求。早戀=早練解決方法:家長要教孩子正確的擇偶觀,學會正確的處理情感問題,如拒絕別人。性教育一定要進行。A.如果孩子問問題,就認真如實回答。如果不知道就和孩子一起翻書去查一下。B.生活中看到的事可以聊,爸媽的態度很重要,不能把它看成洪水猛獸。C.主動聊。和孩子講一下他是怎么來的,如果不太好啟齒,就買性教育的書給孩子看看。爸爸給男孩子講一講,媽媽給女孩子講一講。也可以講一下。不要怕這些話題,只要你坦坦蕩蕩的談,這個問題就不是上不了臺面的談。父母要做敏感有愛的家長。比如有個國外的真實案件,女孩被父母的好朋友侵犯二十多年,但是父母都沒發現。
⑥手機沉迷行為表現:玩手機停不下來,說了也不聽,制定規則也不遵守。產生原因:父母愛玩手機。孩子日常需要接觸手機,比如作業打卡等,不可避免被手機上的其他學習無關的內容所吸引。解決方法:一、釜底抽薪。不給孩子配手機,家里沒有電視等。客觀上消除誘惑。比爾蓋茨的女兒14歲才有自己的手機,每天玩電腦不能超過45分鐘。喬布斯也不讓孩子小時候玩ipad。避免圍追堵截,不能突襲,只會激發矛盾。二、制定規則。以尊重為前提的商量,和孩子一起制定使用規則。比如工作日作業完成后可以玩30分鐘,周末完成任務后可以玩45分鐘等等。如果不執行,那下次就取消使用,和孩子一起協商懲罰措施。三、移花接木。轉移注意力,用有趣的事情替代手機。要培養孩子1-2項興趣愛好,比如畫畫,打球等等。讓孩子的生活有其他的支點和興奮點,能在愛好中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四、以毒攻毒。巧妙借助孩子不愉快的點,比如和孩子心平氣和提要求,比如你每天完成任務,我可以讓你看。但是你看完視頻要寫讀后感,玩完游戲要總結游戲攻略。這樣孩子就覺得沒意思了。這個后續要求會讓孩子覺得沒勁。五、破釜沉舟。讓孩子自己贏取玩手機的時間,作業完成的好,正確率高,就給一張10手機玩耍卡。六、以身作則。父母不玩手機,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