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父母配合時,父母往往認為是孩子任性,孩子有問題。
其實,不聽話,對于孩子來說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否定。
從孩子一出生起,他們就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不管是什么理由,父母的各種指令和要求,孩子都會按照父母的方式去行動。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就是所謂的“叛逆期”的魅力所在。
孩子處于“叛逆期”,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成長,對于父母來說也是“成長”,父母需要了解。
一、“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1、自我意識的覺醒
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正是他們突破自我意識的重要表現。
這是孩子邁向自我意識的第一步,也是他們學習自我意識的第一步,這一步讓孩子有什么也有,父母要與孩子一樣。
2、主權競爭意識的增強
很多“叛逆期”的孩子,都會有很強烈的自我意識,這是他們認知能力、自我獨立意識所致,但是,很多父母卻喜歡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做錯事,父母說的話就不愿意聽,父母說教的,孩子又做不到什么。
孩子認為,這就是自己的價值。所以,在孩子出現錯誤行為之前,父母就會很擔心,生怕孩子因此而遭受到拒絕,甚至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從而引起一場親子關系的矛盾沖突。
但其實,孩子出現叛逆,父母不要過分擔心。因為孩子的表現,有可能代表著孩子的自我意識的覺醒。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中提到,孩子在2歲左右會進入到“心理叛逆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萌發,對獨立的追求更加強烈。
他們會通過言語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想法,通過不斷地重復、質疑來了解自己的能力。
雖然這一時期孩子的行為常常會令人頭疼,但這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父母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包容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給孩子適當引導,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中的風風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