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見過14-16歲的孩子有下列的場景嗎?
- 孩子明明玩手機到深夜,卻非說在學習網課。不但導致視力下降,還形成了暴力性格,家長批評一下,還遭到暴力反抗。
- 為購買游戲裝備,孩子偷了家里幾萬元錢,還死活不認賬。家長寢食難安。
- 老師經常告狀,說孩子在校常常組織團伙打架,家長追問,孩子偏說不是他干的。家長為此焦頭爛額。
面對這些情況的孩子,為人父母最擔心的,莫過于孩子的本質出現問題。孩子喜歡說謊, 家長都感到非常無奈和痛苦。怎樣才能避免孩子撒謊呢?只要父母掌握正確的引導方法 ,孩子的撒謊毛病是可以改正的。今天,我們要學習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實現自我從而杜絕撒謊根源。
我們的課程先來分析一下孩子撒謊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根據不同撒謊原因,通過共情策略兩步走,幫你實現與撒謊孩子的有效溝通。通過應用共情法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提升,從而改變孩子撒謊的壞習慣。這節課,也是包含兩個內容。一14-16歲孩子為什么要撒謊,二應用共情法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提升,從而從根本上杜絕孩子撒謊狀況。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部分,14-16歲孩子為什么會撒謊?
一、14-16歲的孩子為什么孩子會撒謊
相信有很多家長為孩子的說謊而感到很苦惱,特別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有了自己的主見,說謊次數有時也會增多,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們經常對父母撒謊呢?
第一、孩子自己認為有主見
由于青少年發育中一種常見的階段性的“閉鎖心理”。隨著獨立意識的增長,青少年正處于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產生了許多獨特的想法,想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和追隨。為了感覺自己是有主見的,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孩子會對成人的話產生抵觸和對抗。
你讓他做的他偏不做,壓力越大,反抗也越大。反抗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撒謊。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壓力底下出謊言”的現象更是突出。比如,媽媽購買了網課讓曉蘭寫完作業學習,其實曉蘭已經15歲了,本身學校的家庭作業已經堆積如山了,好不容易寫完,還有網課等她上,曉蘭為了擺脫媽媽的嘮叨,就在電腦前“專心學習”,媽媽看她坐在電腦前的樣子放心的干家務去了。
可是事情并不那么順利,曉蘭坐在電腦前一直在發呆,甚至把電腦調至靜音。第二天網課老師找媽媽問,曉蘭為什么昨晚沒上課,媽媽才知道曉蘭這孩子撒謊騙了她,于是媽媽對曉蘭一頓暴打,曉蘭也用暴力反抗,曉蘭媽媽痛苦萬分,不知怎么辦才好?
第二、想要獲得尊嚴和樹立形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希望獲得同學的羨慕和家長的表揚,以此獲得自我肯定。如果長期不被肯定和重視孩子,會在苦惱中長期生活、自卑沮喪,所以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個良好的形象。在孩子受到羞辱、害怕或危險時以及自我形象受到損害時,為了保護自我形象,時常通過說謊來達到目的。
比如,杰杰是初一年級并在班級里是個中等成績的孩子。身邊也有一些同學跟他要好,為了獲得更多的朋友,杰杰偷了媽媽的兩千元錢,購買了很多零食、游戲機、還有學習用具送給班里所有同學,以此想更高威望。這個情況被老師發現后與家長溝通,杰杰媽媽知道后責問杰杰為什么要偷,杰杰死活不認賬,非說是自己拿過年的壓歲錢,不是偷媽媽錢。
對于青少年而言,這種隱瞞真相的欺騙行為,大多是一種偏離正軌的惡性行為,父母都在忙工作,和孩子的交流很淺,通常就是問問考得好不好,錢夠不夠花,無法接近孩子的內心,父母的不理解讓他們感到孤獨。家長與孩子溝通時常常把握不好度,孩子會出現和家長或外界對立的姿態,父母應該對此加以重視并及時引導孩子不再說謊。
那如何改變這種撒謊的現象呢?我們將應用共情法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提升。
二、應用共情法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提升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我們自己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面對孩子們做出的令人不解的行為,不要著急去責備孩子,了解時期發生的原委再去教育。有時候孩子的叛逆行為也是孩子成長的另一種方法。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獨立性增強,不愿意再作為父母的附屬品出現,而且還更多地喜歡與自己的同齡人相處,開始不喜歡和父母說心里話,所以家長與孩子溝通起來非常困難。要想改變14-16歲的孩子撒謊的不良習性,就需要幫助孩子提升自我肯定、自我提升,怎么辦呢?
第一步,解決孩子與周圍人的溝通問題
父母在了解到孩子撒謊的原因之后,我們與孩子共情溝通,盡可能營造寬松、民主的家庭氛圍,信任他,有事聽聽他的意見,爭取做他信得過的朋友。在家里,不妨抽時間陪他打一場游戲,然后再約他第二天出門去踢一場足球,也許他會樂意。只有陪孩子玩玩,才能進入孩子的世界,才能有話題。
比如楊青是16歲的青春期男孩,個子不高性格內向,屬于不會惹人注意的孩子。學習成績還不錯,在班級里屬于邊緣人,但他內心非常渴望同學們的關注。在家長與他共情溝通中,吐露心聲,表示非常愿意成為別人欣賞的孩子。家長通過對楊青的個人愛好和專長,選擇了唱歌這個項目,請有名的專業老師加以培養。
后來在一次全市歌詠比賽中獲得三等獎,隨著楊青的名聲越來越響,他的學習成績也提高得很快,同時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欣賞和贊揚。同樣孩子在朋友中想獲得友誼和形象,可以多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用愛好和專長吸引朋友,還能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比如足球、籃球、攝影和繪畫。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然會結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在愛好方面能獲得一定的成績,也會得到同學們的欣賞和肯定,從而不再依靠撒謊提升形象。
第二步、讓孩子參加公益活動實現自我成長
記得朋友圈里曾經流傳一句話,意思是說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自己活得更好,從而在精神上引領孩子。比如,讓孩子競選班干部,讓孩子在到競選過程得到鍛煉,如果競選不上,下次在繼續參加以鞏固能力;如果競選成功,在崗位上既能鍛煉管理能力還能得到自我約束。除此以外,街道社區的公益活動也要讓孩子積極參與。
比如,小玲的家長就鼓勵她參加了班級的班長競選,參加了兩年共三次競選,終于當上了副班長,負責管理班級衛生考勤工作,小玲干的非常認真,早上起床比家長還早,主動清掃家里的衛生,主動放棄玩游戲的時間,學習成績上升到班級前十。嘗到了甜頭的小玲家長,又給孩子報名了街道社區創建文明城市的志愿者組織。
孩子通過崗位所賦予的責任,在能力上得到了鍛煉,更主要的是通過自己努力付出,得到了老師表揚和同學們尊敬。從而使孩子獲得在心靈上的自我成長。現在小玲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再也不用撒謊來維持自我了。引領孩子方法不只是家長做表率,更主要的是直接賦予孩子的責任,讓孩子在責任的崗位上自律和自我提升。
最后,我們總結回顧一下今天的課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分析了14-16歲的孩子為什么會撒謊?這個年齡的孩子撒謊有兩種原因,第一、感覺自己有主見。第二、想要獲得尊嚴和樹立自我形象。然后我們要應用共情法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提升。主要有兩種方法, 一 賦予孩子一些校園責任。二、讓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實現自我成長。
通過各項鍛煉,從而提升了孩子的能力和自我,根本上阻絕了孩子撒謊的源頭。
怎么樣,你學會了嗎?相信通過不斷實戰運用這些方法,你一定擁有一個誠實可愛好孩子。好啦,全部課程就到這里了。
再次提示各位孩子的父母,青少年在成長中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產生了許多獨特的想法,當他們受委屈時、失意時、受挫折時,正是需要父母理解的時候,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心理學家說過,成長就是試誤的過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是必然的。所以家長根據這幾天的課程學習,反復思考和運用,相信你的孩子會越來越誠實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