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相繼而來的卻是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生活壓力的不斷倍增。尤其是作為中流砥柱的中年家長們更是承擔了最大的一部分壓力,所以他們有時會不經意的“飆臟話”。這或許只是他們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可是如果經常在孩子面前說臟話的話,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把這種不良習慣傳遞給孩子。
8歲的小張同學前些日子被同學李某打了,經過詢問得知,是因為小張同學罵了李某才導致的。李某同學說:“他經常罵人,有時候還在私底下罵其他同學和老師,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這些說法也得到了其他同學的證實。后來為了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老師也把小張的媽媽請到了學校來。小張媽媽一聽老師說起孩子因為罵人挨打的事情就破口大罵,而她這次罵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老公——小張同學的爸爸。原來夫妻兩人開了一家水果店,本指望著生活越來越好,可因為夫妻二人經常為一些小事吵架、罵臟話,有時甚至把這種情緒帶給了進店買水果的顧客,最終也導致了小店生意越來越不好。她邊說邊哭泣,悔恨的心情難以抑制。老師看到他們的這種情況,也不由得開導起他們來,讓他們學會如何教導孩子不要像他們那樣重蹈覆轍。
首先,家長要有正確的思想認識,要明白說臟話給孩子帶來的重要影響。
在孩子面前堅決不要說臟話,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打罵。如果真的覺得兩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那也要把孩子帶離現場。
其次,在家里要制定出關于罵臟話的獎懲措施。
這個措施一定要切實有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后面執行的時候順暢,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一家人在這樣一個制度的約束下,愛罵臟話的壞習慣也會得到慢慢的糾正。
最后,也希望家長從自身,從一個小家庭開始,最終可以影響周圍的人,使孩子可以在一個文明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記得曾經有一篇文章叫《小藍裙的故事》,就告訴我們當我們開始從自己開始,向好的方面轉變的時候,周圍的人也會受到影響而發生轉變。久而久之,周圍的一切也都會有所不同!
真心希望他們的經歷會給更多的家長帶去啟發,讓他們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開始關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從而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在一個和諧文明的環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