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要催,吃飯要催,洗漱要催,上學要催,睡覺要催”等等的狀況,相信很多家里面的孩子都有同款特征,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雖小,但是他有他自己的相法,面對家長催促和急躁的情緒,他有可能用沉默不語或拖延的方式來表達他的不滿,那家長的催促并起不了作用,反而會造成一種家長對孩子不信任,必須要監督孩子的負面情緒,這會給孩子的心思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久而久之,孩子有可能活成家長嘴里說的樣子。很多家長會說,“早上都要上班,不催促他,難道要放任他嗎?”,雖然不能脫離現實,但完全可以換種方式改變孩子,最有效地搞定拖拉磨蹭的孩子:
1.把所有的“趕快”變成“希望”,并且告訴孩子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例如:“我們7點半要出門,我希望你7點25分準備好,這樣你就不會遲到了”,“我希望你9點前洗完澡,這樣我就有時間在床上陪你讀書了”等等,總之,我們盡可能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而不是把自己緊張焦急憤怒的情緒帶給孩子。
2.要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專注力差的孩子一定是磨蹭的,“起床穿衣服,沒穿一半就開始發呆了”,“寫作業時,沒久又要喝水上廁所”,這些情況需要把孩子的專注力提升上來。可通過“斯特魯普”和“古詩舒爾特”這種訓練法提升孩子注意力。
3.不要吝嗇對孩子鼓勵和表揚,孩子寫作業磨蹭可能是對作業不感興趣,下意識排斥,在這時候,家長少一些催促。,多一些表揚和鼓勵,鼓勵和表揚會打動孩子,引起他的興趣,激起他的干勁,這樣孩子會覺得快是值得的,因為節約下來的時間,可以做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