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爺爺:曾玉屏;
曾國藩的爸爸:曾麟書。
爺爺曾玉屏年輕時候是個混混,整天無所事事,到處閑逛……
曾玉萍年輕的時候
后來受人打擊后,改過自新,回家艱苦創業,立志要興旺家族。
曾玉屏立志艱苦創業,興旺家族
曾玉屏立志創業后再沒睡過一天懶覺,歷經多年辛苦,終于把老曾家發展成當地的“小地主”。日子雖然過得還不錯,但是家族沒有文化和威望,于是就培養兒子曾麟書去考科舉。還請人寫了“耕讀傳家”四個大字,作為曾家的家訓。
曾玉屏的家訓
他又把耕讀傳家細分成八字家訓:書蔬魚豬早掃考寶。
書,就是讀書;蔬,就是種菜;
魚,就是養魚;豬,就是喂豬;
早,就是早起;掃,就是掃屋;
考,就是孝敬老人,祭祀祖先;
寶,就是善待親族鄰里。
但兒子曾麟書相當不爭氣,前后考了十七次,考到頭發都白了才考中秀才,淪為當地的笑柄。
曾麟書后來開辦私塾教書,雖然家境清貧,但仍恪守“耕讀傳家”的家訓。并培養自己的兒子讀書,曾國藩就是他的學生。他對曾國藩要求很嚴厲,經常半夜把他拽起來背書。
但他對曾國藩的教育還是挺成功的,尤其是意志力方面。
曾麟書對兒子曾國藩最大的幫助,就是在讀書態度方面影響巨大。
舉個栗子:曾國藩有一次沖動,找他爸的朋友,縣令易作梅借了一百兩銀子,數目算很大了,然后拿這一百兩銀子去買了套《二十三史》。注:縣令一年的俸祿才四十多兩。
花一百兩買了套《二十三史》
買完之后,他也非常后悔,因為沖動,花了巨資買套書,既非常羞愧懊悔,又害怕被他爸罵。但曾麟書并沒有罵他,而是跟他說:“借錢買書是好事,我樂于替你還債,但你別忘了買書的初衷,只有好好研讀,才不算白費。”
曾麟書的處理方式,對曾國藩心靈震撼巨大,他后來日記里經常回憶這件事,這決定了他一生的讀書態度。這就是“耕讀傳家”的家訓對他們的影響。
上主頁看曾國藩的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