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語言攻擊會導致孩子怎樣(家長經常語言攻擊孩子有什么影響)
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父母的,所以父母有時候的一句話可能會成就一個孩子,也可能毀掉一個孩子。而且棍棒式的教育,那些傷疤早晚會愈合,但是父母的語言攻擊,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創傷。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我們聽過家長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你必須聽我的”。相信也有很多寶媽對孩子使用過語言暴力,但是作為父母我們要意識到,語言的積極和消極,對孩子也很重要。
不同的語言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也會成就出不一樣的孩子。但多數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沖突無非就是學習上,要不就是孩子不聽話。
但時間長了,毀掉孩子的不再是游戲和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攻擊。雖然說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常常還能聽到一些家長對孩子各種抱怨,或者一些諷刺的話。
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要不然語言的攻擊對于孩子的傷害也是很大的,家長要意識到這一點。
父母的語言攻擊,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所謂的語言暴力并不是罵人的話語,而是對于孩子的各種諷刺、瞧不起、詆毀等一系列的語言。就比如經常聽到的“你怎么這么笨啊?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長大也不會有出息”。
這些攻擊性的話語,讓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都會受到創傷,可能家長也是愛孩子的,想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更努力學習。
但是這樣的語言暴力,也會讓孩子產生抑郁。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每個孩子也都會犯錯誤,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采用語言暴力。
反而讓孩子以后做事都開始畏手畏腳,不敢做事怕做錯。同時也會讓孩子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甚至也會喪失信心。
時間長了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會沒有自信,擔心做不好會被責怪,這樣對孩子以后也是不利的。而且如果父母長時間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的輸出,也會破壞了親子之間的關系。
畢竟孩子就是孩子,父母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導師。而且親子關系也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因為自信心都是從小建立起來的,這樣也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內向,甚至耽誤孩子的未來。
長時間語言攻擊孩子,也會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產生隔閡,嚴重一點的可能以后也不會孝順。所以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不要一直詆毀孩子,如果一旦傷害到孩子的心靈那也是無法彌補的。
長期生活在語言暴力家庭下的孩子,感受不到足夠的溫暖和愛,性格也會變得孤僻,脾氣也會變得暴躁,甚至走上不歸之路。
那么孩子在犯錯后,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
首先父母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不要拿孩子當做自己的撒氣桶。即使孩子做錯事,比如把屋里弄得很亂,可以告訴孩子自己收拾起來,并且跟他說不收拾玩具,那就得不到心愛的玩具。
讓孩子自己承擔犯錯的后果,一般情況下孩子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掉這些壞毛病。而且家長也要鼓勵孩子,不要一直詆毀。
我們經常能在家長嘴里聽見“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好,不是說自己的孩子沒有優點。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長處,有些孩子可能學習不好,但是動手能力強。
父母不要只看孩子缺點,而忽略了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的優點,對于孩子的缺點可以進行培養。
所以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一定要求孩子要多完美,保護他幼小的心靈,讓孩子能健康快樂地長大才是重要的。
同一個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所以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長一定要掌握好正確的方式,但其實父母對你用語言暴力也并不是不愛你的表現
要知道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最好的給你,甚至父母也是你在危機關頭,能第一個沖出來保護你的人。相信父母都是愛你的,當父母對你用語言暴力的時候,不要有偏激的想法,這樣才能從語言暴力中走出來。
總結: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導師,所以父母也是孩子的依靠。家長也要學會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不要老在孩子犯錯誤或者最需要你安慰和幫助的時候,對她冷言冷語。
這樣只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停止語言暴力,好好說話。對孩子也是一種關愛,畢竟語言就好像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傷害一個人。
而且在生活中,不光是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語言暴力。你用善意的語言去跟別人溝通,也可能換來別人的語言攻擊。
畢竟嘴長在別人的身上,不用在意別人怎么說,只要你足夠強大,強大到讓別人自動閉嘴,這也是一種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