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孩子不懂禮貌(3歲孩子沒禮貌怎么教育)
蘭蘭最近后悔死了,后悔當初把兒子樂樂送回老家叫婆婆帶。蘭蘭是剛走出學校大門不久結婚的,結婚的當年蘭蘭就生了兒子樂樂。因為當時找工作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勁,蘭蘭擔心剛上班就請假帶孩子影響到工作,當時由于出租的房子太小,又不能讓婆婆過來一起住,不得不忍痛割愛把兒子送到農村的老家叫婆婆帶。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如今孩子三歲多,馬上開學兒子就要上幼兒園了,考慮到農村條件有限,蘭蘭和老公一商量就把兒子接回到自己身邊。蘭蘭做夢也想不到,聰明可愛的兒子不懂禮貌也就罷了,一張嘴還滿口臟話。蘭蘭擔心兒子上幼兒園老師會不待見,為此蘭蘭死的心都有了。這些天,蘭蘭逢人就問如何能讓孩子不說臟話、懂禮貌。
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傳統美德的國家,從小教育孩子尊老愛幼講文明懂禮貌是父母的主要責任。蘭蘭因特殊原因在孩子最關鍵的三年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這損失真的不可估量。既然已經錯過了光后悔也沒有用,現在必須靜下心來想辦法彌補。
認真分析一下孩子說臟話的原因,無外乎是受環境的影響,現在孩子已經脫離的之前生活的環境,本身就做到了向好的方向發展的第一步,接下里就是如何對癥下藥的問題了。
根據樂樂目前的現狀,智慧奶奶建議聰明的父母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
1、潛移默化做表率
孩子天生愛模仿,尤其是孩子在語言發展的最關鍵時期,孩子所處的環境很關鍵。樂樂之前生活在農村的奶奶家,現在的農村有個特殊情況,年輕人大多數都出門打工了,家里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農村的老人沒有多少文化知識,說話比較粗俗,所以農村的娃娃們與城里娃娃相比,文明禮貌要差一些。因為孩子所處的環境使然,樂樂回到父母身邊,在文明程度上讓父母頭痛不已。好在孩子現在還小,可塑性比較大,現在對孩子多用點心還來得及。
人常說:“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孩子的影響非常大,要想教育孩子懂禮貌,自己首先要與人家往文明用語,要懂得尊重別人,為人處世要有禮貌。3歲的孩子模仿力強,從現在開始父母說話一定要注意,不僅自己說話要文明用語,發現孩子說臟話的時候要指出這樣說不對,應該怎么說父母要給孩子做示范,讓孩子有是非感。請相信父母的所作所為,孩子不僅會看在眼里,而且會記在心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用父母嘮叨,孩子也會落實在行動上。
2、禮貌用語掛嘴邊
孩子3歲左右接受新的事物比較快,平時帶孩子的時候,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出去玩,在適當的時候一定要隨口說禮貌用語。比如:你不小心把寶寶的玩具弄掉了,要立即說聲“對不起”,并及時把玩具撿起來放回原處;你叫寶寶親親你,如果寶寶把小嘴伸過來,你要立即對寶寶說聲“謝謝”!別以為事情微不足道而不為之,其實你的每一個不起眼的舉動,對寶寶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日常生活中,只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別忘記要時刻把文明用語禮貌用語掛在嘴邊;寶寶聽的多了,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尤其是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把文明的用語時不時的說出來。
3、細微之處勤指點
平時,帶寶寶出入不同的場合,難免會遇到不講文明和不懂禮貌的人。有好多父母遇到這種情況,總是迅速帶孩子離開。其實也不一定離開,因為有的時候你是無法選擇離開的,與其選擇離開,倒不如直接告訴孩子那樣做就是不文明不禮貌,讓孩子知道哪些是不文明不禮貌的做法,不僅可以糾正以前孩子存在的不文明言語,同時對于孩子沒聽過的不文明語言也可以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4、耐心引導少管教
孩子說臟話就像孩子成長過程中各個節點一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某一時期的必然階段。孩子天生好奇、愛模仿,由于受生長環境的影響,孩子鸚鵡學舌會說臟話時只是感到新鮮,但是對于臟話的真正含義孩子根本就不理解。
在面對孩子說臟話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一聽孩子說臟話立即火冒三丈,張口就訓,抬手就打;而是要先接納,再慢慢引導。當孩子知道說臟話是錯誤的行為之后就會加以收斂,當度過說臟話時間段之后,孩子會對臟話失去新鮮感,自然而然就不會再說臟話了。
國內知名家庭教育專家林巨老師曾經指出:導致孩子說臟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說臟話能帶給他“我有力量”的感覺,所以,幾乎每個孩子在某個階段都愛說臟話。如果當孩子說臟話的時候,被管教、被打擊、被訓斥……他就會有“力量感”被剝奪、被威脅的感覺,所以,他會從臟話中持續獲得“力量感”,來支持自身生命的前行。所以,家長們要明白,說臟話是孩子生命成長的必需,需要引導,而不是管教。
世上萬物同理,種植小樹需要澆水、除蟲、修枝、打岔,最終才能長成參天大樹。養育孩子也是如此,父母要做個辛勤的園丁,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父母不僅要時刻對孩子加以引導和指點,同時還要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