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答題技巧全在這一章(高中物理答題技巧全在這本書里)
1、基本運算要求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①題目要求保留的位數,是小數點后幾位,還是幾位有效數字。
②注意矢量的方向描述。
③涉及重力加速度的計算,是取10m/s2還是取9.8m/s2?如果是實驗題對重力加速度的計算一定要和一般值進行比較,偏差太多是不是自己算錯了。
2、勻變速直線運動
①小心剎車問題的有效時間
例1、一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做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汽車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那么剎車后經8s汽車通過的位移有多大?
解析:首先必須弄清汽車剎車后究竟能運動多長時間。選的方向為正方向,則根據公式
,可得
這表明,汽車并非在8s內都在運動,實際運動5s后即停止。所以,將5s代入位移公式,計算汽車在8s內通過的位移。即:
②最大速度是切向合力為零不是合力為零。
3、軌道或平面
光滑還是粗糙?或者是哪一段光滑,那一段粗糙?
例2、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圓管型軌道,軌道的外壁光滑,內壁粗糙。一小球從軌道的最低點以速度
向右運動,球的直徑略小于圓管的間距,如圖所示。小球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因內壁粗糙,小球運動過程中不可能機械能守恒
B. 若,小球一定能到達最高點
C. 若,小球恰好能到達最高點
D. 若,小球第一次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解析:A、若小球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較大,則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可能不與內圓接觸,不受摩擦力作用,機械能守恒,故A錯誤;
B、小球如果不擠壓內軌,則小球到達最高點速度最小時,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由于小球不擠壓內軌,則小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不受摩擦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從最低點到最高點過程中,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則小球要不擠壓內軌,速度應大于等于
,故BD正確,C錯誤。
4、圓周運動
水平面?豎直平面(涉及重力)?求向心加速度(徑向合力)?求加速度(合力)?是求運動物體受到的支持力還是求運動物體給軌道的壓力(注意牛頓第三定律的書寫)?輕繩模型還是輕桿模型?(“恰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情況不同”)
例3、如圖所示,半徑為R,內徑很小的光滑半圓管道豎直放置,質量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進入管內,小球通過最高點P時,對管壁的壓力為0.5mg.求:
(1)小球從管口飛出時的速率;
(2)小球落地點到P點的水平距離.
分析:(1)對管壁的壓力分為對上壁和下壁的壓力兩種情況,根據向心力公式即可求得小球從管口飛出時的速率;(2)小球從管口飛出后做平拋運動,根據平拋運動的基本規律即可求解.
解答:解:(1)當小球對管下壁有壓力時,則有:
5、連接體問題
①恰好分離的臨界條件
②傳送帶問題注意劃痕(痕跡)覆蓋(重疊),注意能不能和皮帶保持相對靜止
例4、如圖所示,皮帶輪帶動傳送帶沿逆時針方向以速度=2 m / s勻速運動,兩皮帶輪之間的距離L=3.2 m,皮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37°。將一可視為質點的小物塊無初速地從上端放到傳送帶上,已知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物塊在皮帶上滑過時能在皮帶上留下白色痕跡。(sin37°=0.6,cos37°=0.8,取g=10 m / s2)
求:(1)物體從A到B所用時間
(2)物體從下端離開傳送帶后,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的長度。
解析:設物體剛放到皮帶上時與皮帶的接觸點為P,則物塊速度達到前的過程中,
③板塊模型能不能一起運動
6、萬有引力與航天
①題目給的是星球半徑?軌道半徑?離地高度?
②橢圓軌道?(不能直接利用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討論,利用開普勒第三定律分析)
圓軌道?(可以利用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討論,也可以利用開普勒第三定律分析)
③繞同一天體運動的某一天體?(利用開普勒第三定律分析)
繞同一中心天體運動的不同天體?(不可利用開普勒第三定律分析)
不同天體繞不同中心天體運動?(不能用開普勒定律分析)
④討論重力時有沒有提到赤道和兩極的區別(黃金代換能不能用)。
⑤是放在赤道上隨地球一起轉?是近地飛行?
是赤道上的物體?是同步衛星?
是在圓軌道運行?是在變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
例5、用m表示地球同步衛星質量,h表示它離地面高度,R0表示地球半徑,g0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ω0表示地球自轉角速度,該同步衛星所受地球的萬有引力大小為
A.
B.
C.
D.
普遍解法:同步衛星運行時
兩角速度相等代入求得,選D.
完整解法:地球附近,即
同步衛星受萬有引力
代入求得
,B正確.
對同步衛星
得
將
代入
整理得,C正確.
答案:BCD.
注意:天體運動解題中的兩個重要關系:
①不考慮天體自轉時得(稱為黃金代換公式)
g和R必須是同一軌道處. 即地面附近;軌道上
②天體穩定運行時,即
公式中到底用mg還是用
,要看問題中是否涉及重力加速度g. 涉及則用
,不涉及用
7、電場中
①是電場力?還是電場力做功?(W=Eqd W=qU)注意q的符號什么時候帶什么時候不帶
是場強還是電勢?是電場線還是等勢線?
是點電荷電場還是勻強電場?
②電場中的有帶電粒子的要注意帶電粒子的電性!
③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考慮重力還是不考慮重力?
例6、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A、B兩平行板相距h,上板A帶正電。現有質量為m、帶電量為的小球在B板下方距離為H處,以初速豎直向上從B板小孔進入板間電場,欲使小球剛好打到A板,A、B間電勢差應為多大?
解析:小球在沒進入電場時,小球克服重力做功,小球進入電場后還要克服電場力做功,將動能定理用于運動過程可得:
解得
8、平行板電容器的動態分析
是電壓不變,還是電荷量不變?
9、磁場中
①是安培力(已有電流的導體)?還是電動勢(先無電流,用于發電的導體)?還是洛倫茲力(對于帶電粒子而言,且洛倫茲力不做功)?
②計算安培力注意有效長度,注意B的變化。
③注意帶電粒子的電性!
磁場中的有運動的帶電粒子的要注意帶電粒子的電性!
④臨界極值問題注意是相切與某一邊還是從某一點射出,注意不是所有的臨界情況都有對稱性
例7、如圖所示,直角坐標系中y軸右側存在一垂直紙面向里、寬為a的有界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右邊界PQ平行于y軸,一粒子(重力不計)從原點O以與x軸正方向成θ角的速率v垂直射入磁場,當斜向上射入時,粒子恰好垂直PQ射出磁場,當斜向下射入時,粒子恰好不從右邊界射出,則粒子的比荷及粒子恰好不從右邊界射出時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分別為
10、動量
①是動量還是動能?
是動量定理還是動量守恒?
是系統動量守恒還是某個過程,或者某個方向動量守恒?
②運用動量定理時要不要考慮重力?
③連續分階段的作用過程注意每個過程機械能的變化。
例8、光滑的水平面上,用彈簧相連的質量均為2kg的A、B兩物塊都以V0=6m/s的速度向右運動,彈簧處于原長,質量為4kg的物塊C靜止在前方,如圖所示。B與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運動,在以后的運動中,當彈簧的彈性勢能達到最大為 J時,物塊A的速度是 m/s。
解析:本題是一個“三體二次作用”問題:“三體”為A、B、C三物塊。“二次作用”過程為第一次是B、C二物塊發生短時作用,而A不參加,這過程動量守恒而機械能不守恒;第二次是B、C二物塊作為一整體與A物塊發生持續作用,這過程動量守恒機械能也守恒。對于第一次B、C二物塊發生短時作用過程,設B、C二物塊發生短時作用后的共同速度為VBC,則據動量守恒定律得:(1)
對于第二次B、C二物塊作為一整體與A物塊發生持續作用,設發生持續作用后的共同速度為V,則據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AV0+(2)
(3)
由式(1)、(2)、(3)可得:當彈簧的彈性勢能達到最大為EP=12J時,物塊A的速度V=3 m/s。
11、近代物理
是光的頻率還是光照強度?
是電流還是飽和電流?
是向外輻射光子還是吸收光子?
是躍遷還是電離?
是一個原子躍遷還是大量原子躍遷?
是衰變后礦物的總質量還是衰變后某種元素的質量?
12、熱學
是實際氣體還是理想氣體?
是分子動能還是分子速率?
13、力學試驗
①打點計時器注意是計數點還是實際點,計數點之間還有幾個點沒有畫出。注意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
②涉及懸掛物重力充當合力的力學試驗,在討論懸掛物質量是否需要遠小于小車質量時注意細線上的張力是否可以通過傳感器或者試驗方案知曉準確值。
14、電學實驗
①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內阻是否交代了準確值。
②U-I等圖像的橫縱坐標是不是從零開始的。
③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電源旁邊或者電路中是否串聯有一個已知阻值的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