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孩子的數學成績差,應該如何來提高?(三年級數學成績不好怎么提高)
三年級的孩子,如果數學不太好,那么他肯定會不愛學數學的,因為學數學沒有獲得感啊。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當然,不愛學數學,又會反過來持續影響他的成績,使得成績越來越差,家長就會發現,孩子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要想學好數學(當然,也包括三年級數學),我覺得除了關注三年級的內容之外,還有看看孩子的基礎是不是不夠牢固。
這是我做的三年級數學知識目錄,家長可以對照檢查一下。
題主并沒有說孩子具體錯在什么地方,所以,我也只能泛泛地從三年級的課本內容來分析一下,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
三年級學了什么?對照一下上面的圖就知道了,小學三年級數學,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計算
主要是大數的計算,包括大數的加減法,兩位數乘以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等等。
二、圖形
包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基礎知識,一定要區分開來周長和面積,還要重點注意單位(周長是米,面積是平方米)
三、倍數
倍數這個知識點不是很難,但到實際做題時,很多學生會搞反,就是明明我是你的4倍,結果孩子理解成你是我的4倍。由倍數關系會折騰出一系列讓人頭疼的應用題,比如和倍問題,差倍問題,和差倍問題,典型的就是年齡問題。
要想學好三年級數學,至少要把三年級的這些課本內容學好,我們分別來說:
計算問題的方法無他,就是多練。我發現很多孩子在做豎式算式謎問題時,找不到解題的突破口,原因竟然是他們并不知道各個位置上的數字是如何得來的,有的位置上的數是落位落下來的,有的則是兩個乘數相乘得到的積,這就說明相當一部分孩子對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算式規則掌握的不扎實,相當一部分家長一點兒也不重視計算,他們關注的點很多都在所謂是數學思維上,說實話,小學你不學奧數的話,根本就扯不到數學思維好吧。
圖形問題的學習方法我覺得除了多看熟悉題型外,還要有等價的觀念,比如做周長問題,我們就經常需要學生掌握平移的思想,把一段線段平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線段的長度是不變的,圖形周長當然不變,但通過平移,把原圖形的周長計算等價的變成了新圖形的周長計算,往往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
倍數關系應用題是小學三年級的一個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對這種題很多同學一籌莫展,實際上,解決和差倍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就是畫線段圖,通過線段圖把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邏輯關系全部梳理清楚,并且用線段的長度來表示數量的大小,通過圖形把題目的邏輯關系展現出來,這個是三年級學生需要重點加強的一個解題技能。
畫線段圖的技巧是:先找到題目中最小的量,以此為最小線段,即一份,然后根據題目中的描述,依次把其他量用線段表示出來,然后再通過線段之間的長度關系,通過加減乘除分析解出最小一段,也就是一份所代表的數量,進而把其他的量全部求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