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上不要指望孩子會自覺(教育最大的危險,是指望孩子“自覺”)
央視主持人董卿坦言,自己今天的成就,都得益于父親的嚴格要求。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小時候,父親天天督促她背誦、抄寫、默寫成語和古詩。后來長大一些了,父親就要求她必須讀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錄精彩的段落和詞句。每天天不亮,父親就把她從睡夢中拽醒,讓她去跑步至少一千米。
董卿曾經無比討厭父親的做法,但如今卻無比地感謝父親。正是父親一直以來的逼迫和督促,才成就了今天的董卿。她說:“是父親讓我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哪有天生自覺的孩子,只有長期督促的家長。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更不該被放養的是孩子。
幾乎所有令人羨慕的“別人家孩子”看起來都很自覺,其實父母有多嚴厲,外人怎么會知道。
有專家表示,孩子至少要到十五六歲,才真正具備自覺性。指望孩子自覺,是對家庭的不負責,是對孩子未來的不負責。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對孩子都不算“仁慈”,甚至還有點絕情。但正是因為父母的狠心,孩子才能飛到更高處欣賞更美的風景。
電視劇《知否》里反復說:“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有多“狠心”,孩子就有多優秀。在孩子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沒有樹立起來的時候,家長的陪伴、教育以及督促是至關重要的,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狠下心來。
小孩子小時候練琴被媽媽不停地打,我今年四十多歲了,還在練琴,但是家長打不動了。所以鋼琴家都是從小學鋼琴的,成人后學鋼琴沒有成為鋼琴家的。
哈哈!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