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网av,国产经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21页在线看,国产免费区一区二区三视频免费

父母對孩子都欺軟怕硬

 

今天上午,婆婆哄娃吃飯,娃不想吃只想玩,她嘴里說著“不要不要”,然后到處亂跑,婆婆先是好言好語的勸說,后來實在不耐煩了,直接吼了娃一句,不吃餓死你拉倒!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結果娃頓了一下居然笑起來了,然后繼續跑,不吃飯。婆婆看到吼叫不起效果,只好又端起飯碗,追在后面喂飯。過了一時,覺得自己剛剛吼孩子有點失言,言語中又透露一絲討好。

上述的情況不知你是否遇到過呢?這些話你是否經常說呢?

下次你再這樣做的話,我就……

你要不要吃飯啊?要不要喝水啊?吃點水果好不好啊?

你可以把鞋穿上嗎?脫鞋真的好嗎?

心理學表明,孩子從兩歲開始,就會逐漸形成自我意識,這個時候,也是孩子和家長沖突逐漸展開的時候。隨著娃越來越大,很明顯娃的有些行為不再受我們的控制。有時候我們希望孩子安安靜靜坐著吃頓飯,孩子偏要和我作對。在孩子不聽從指令,和父母之間發生沖突時,家長的決策和反應,將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出現了上述的情況,家長們就一定要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否則,孩子要么變得暴躁,要么以后常常要挾父母,或者在講道理的時候胡攪蠻纏。

在《愛的管教:將親子沖突變為合作的7種技巧》里,作者貝基·A·貝利給父母們介紹了7種自我控制的力量,以及衍生出來的7種技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面對孩子的不配合,父母需要學會正確的說拒絕,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幫助孩子和自己健康的成長。

一.說拒絕的誤區:咄咄逼人和被動攻擊

不論是給孩子穿衣服穿鞋子,還是孩子打人搶東西,面對孩子種種的麻煩和不配合,家長往往有兩種反應:大喊大叫和威脅,不斷妥協讓步,默許。

然而這樣的處理沖突的方法,只能帶來兩種嚴重的后果:

如果大喊大叫和威脅,那么就教給了孩子,以后面對問題時用粗魯的方式回應。

如果妥協讓步和默許,就教給了孩子侵犯他人,也允許他人侵犯自己的權利。

這兩種處理沖突的方法,顯然都不對。貝基·A·貝樂說:管教孩子的核心,在于堅決。

我們先來看看常見的兩種錯誤方法的日常表現:

  • 咄咄逼人

什么叫咄咄逼人呢?就是家長在對孩子發出指令的時候,非常的粗魯和專制,比如說:“你現在趕緊吃飯!”“你現在不要再哭了!”“你這個孩子怎么這樣?”“你傷害了我!”

這些話通常以“你”開頭,看似在和孩子溝通問題,但是指令的矛頭都指向了人,而非關注的問題。這種以“你”開頭的指令,通常會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和反抗,因為孩子感覺被冒犯了。

通常伴隨咄咄逼人指令出現的,還有這樣一些情況:

  • 1.關注人,而非問題: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自私!
  • 2.代表他人講話,而且經常蓋帽子:你們只是把用手機查資料當成玩游戲的借口!
  • 3.高頻率出現“總是”“一直”“從不”這樣的詞語:你總是這樣懶惰!
  • 4.以為孩子在攻擊自己:不要和我頂嘴!
  • 5.使用空洞的夸大的威脅:再這樣我要把你扔到窗戶外面!
  • 6.夸大的懲罰:從現在開始,你一天都不要吃飯!
  • 被動攻擊

和咄咄逼人相反,被動則是一種討好的行為,家長有時候想要表現的很民主。通常會這樣問孩子:

“馬上我們要去外婆家了,我們現在要不要穿鞋呢?”

“我們現在吃飯,好不好?”

“你可以系好安全帶嗎?”

這些問題提出之后,假設孩子正在玩耍,一點都不想配合家長,當家長的耐心消耗完之后,有些家長可能會氣急敗壞,又重新變成咄咄逼人的樣子。“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再不穿我就要揍屁股了!”

所謂的被動就是,家長將選擇權完全出讓給孩子,自己不承擔任何責任,這本質上是一種討好。但是有些問題屬于原則問題,比如吃飯穿衣這類問題,不需要孩子自己選擇和做主,而且孩子遵從時也不需要解釋任何理由和原因。

家長所謂的民主,其實是一種沒有原則和底線的假民主。因為這些問題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當孩子拒絕不配合時,家長就開始激動起來,心理過程是“對你好你不聽,現在我要來點硬的,這都是你該的!”這就叫被動攻擊。

被動攻擊,是很多家庭的通病。

二.說拒絕,應該明確而堅決

那么,當孩子不配合,甚至撒潑耍賴時,家長應該怎么辦呢?正確的做法就是:家長應該明確而堅決地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行為。

可是做到堅決卻相當的不容易,在這里給大家提供4個步驟:

  • 第一:給孩子明確且有用的信息。

全職媽媽在上班前送孩子上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假設今天孩子起床很磨蹭,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夠快點穿衣服,你會怎么表達呢?

你再不快點兒,媽媽就要遲到了!

你為什么還不穿衣服?

快點兒,我們要馬上出門!

類似以上的話,我們可能都說過,但是這些話能夠給孩子的有用信息非常少。所以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現在,媽媽來幫你把褲腿套到腿上,你自己把上衣穿好。”這就是明確而有用的信息。

在《愛的管教:將親子沖突變為合作的7種技巧》里,有一種技巧就是“關注你想要發生的”而非關注問題和情緒。

所以,有的時候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被當下所處的環境吸引了注意力,且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明確有用的信息,幫助孩子開啟第一步。

  • 第二:開口前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之前婆婆每天做好了飯菜喊我女兒吃飯,我觀察到女兒總是沉浸在拼圖或者玩具中,有時候抬頭看一眼,有時候甚至理都不理婆婆,把吃飯指令當成耳旁風。

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是走到孩子的身邊,或者面前,然后碰碰孩子的手或者肩膀,和孩子眼神對視,然后告訴孩子,應該放下手中的玩具,洗手吃飯。隨后稱贊孩子的作品,并承諾等吃完飯之后再陪孩子玩耍。有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用一些輔助的手勢,幫助孩子完成指令。

  • 第三:使用“我-信息”表達自己的感受

和“你-信息”相對的是“我-信息”。前者關注人,后者則關注問題和感受。舉個例子,當我們下班回家感到非常累,孩子非要纏著你和她一起玩,這個時候你有兩種說話方式:

“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媽媽都累死了,你都不知道體諒一下嗎?”

還有一種方式是:“我現在真的很累,媽媽需要休息一下,我只需要3塊餅干的功夫,就能好好陪你啦”

那么第一種回復的方式就是“你-信息”,這樣的信息針對的是孩子,孩子會責備自己或者被激怒,而第二則是“我-信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并且給出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撒潑的時候,比如說孩子突然打了一下媽媽,有的媽媽會說:“你為什么要打媽媽?”其實很多孩子并不會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繼續打,因為覺得好玩。

這個時候用“我-信息”來處理,就是:“媽媽真的很疼,也很傷心,因為你打媽媽。如果你是因為什么事情生氣了,你可以對我說’媽媽,我生氣了,因為你怎么怎么樣’,如果你說出來,媽媽會聽你說話,如果你不說,媽媽要離開一會會,因為媽媽不想被無禮對待。”

這樣的話語,不僅教給孩子正確表達情緒,也明確地告訴孩子,應該選擇正確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家人。

當然,能夠熟練的運用“我-信息”并不容易,需要一段時間練習。

  • 第四:給出兩個積極選擇,追求雙贏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適用,那么還可以用第四個方法,那就是追求共贏,給出兩個積極選擇。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就提到過這個方法。我們和孩子引發沖突,如果家長換個角度看這件事,不是為了讓孩子遵從指令,而是追求共贏,事情就簡單很多。

比如說孩子不想穿衣服,你可以問問孩子為什么不穿,孩子如果說不喜歡。你可以從衣柜里拿出兩件衣服,讓孩子選擇。這個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有了選擇權和掌控感,不管孩子選擇的好不好看,搭配如何,但起碼家長已經完成了讓孩子穿衣服這個目標。

也就是說,家長問問題的時候,盡量不要用封閉式的問題,你想穿衣服嗎?你要喝水嗎?孩子回答“不”,下面就無法繼續溝通了。

家長可以提供兩個甚至多個積極選擇,不管孩子選擇了哪一個,都完成了家長預期的最低目標,這樣就可以了。

《愛的管教:將親子沖突變為合作的7種技巧》中,不僅介紹了正確拒絕孩子不合理行為的技巧,還有其他6種技巧可以完美化解親子沖突。其實讀了這么多育兒書,底層規律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愛和尊重。但是有時候,光有愛和尊重還不行,家長還需要學習一點技巧和方法,才能減少沖突,多一點溫暖和諧的美好時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0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3年1月10日 下午3:40

相關推薦

  • 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

    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孩子做事磨蹭,拖延,沒有時間觀念心得) 朋友每天晚上的血壓都要飆到150,不斷訴苦:女兒做事就像蝸牛一樣,我真的要崩潰了。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

    生活習慣 2023年1月12日
  • 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日常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以前總認為從小到大父母常在耳邊嘮叨什么習慣好,什么習慣不好,直到現在長大以后,日常生活中自己開始潛意識認知到自己的哪些習慣不好,刻意的開始改掉壞習慣!這是一個極為正確的行為活動。因…

    生活習慣 2022年4月14日
  • 孩子滿嘴謊話怎么辦(小孩滿嘴謊話怎么辦)

    在電視劇《二十不惑》里,梁爽為了自己的利益,找來一個名叫小卷的男孩假扮自己的弟弟。從此,小男孩為了應付各種活動,只能學會撒謊。 不得不說,這部劇里的梁爽讓小男孩逐漸養成了說謊的壞毛…

    生活習慣 2022年4月24日
  • 如何治孩子磨蹭(孩子磨蹭該怎么辦)

    如何治孩子磨蹭(孩子磨蹭該怎么辦) 養育過孩子的人都會有這種體會。自家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磨蹭的習慣。在這個快節奏生活的我們,當然忍受不了孩子有這樣的“惡習”。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

    生活習慣 2022年6月26日
  • 不亂扔垃圾宣傳標語(亂扔垃圾宣傳標語設擬人)

    1、 讓文明的氣息洋溢在校園每一個角落! 2、讓我們的文明素質展現在一言一行中! 3、把花朵留在枝頭,讓美麗留在心靈。 4、讓愛心伴我左右,讓文明與你同行! 5、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

    2022年5月9日
  • 經常吼孩子的壞處(經常吼孩子對孩子的影響)

    經常吼孩子的壞處(經常吼孩子對孩子的影響) 每個媽媽或爸爸都在某一個養育孩子的時刻,很難保持冷靜。但是,如果這不是一時的,而是一種習慣,會發生什么呢?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

    生活習慣 2022年7月1日
  • 兒童磨蹭行為的心理分析

    兒童磨蹭行為的心理分析(磨蹭是孩子的天性) 相信許多家長,都面臨過孩子學習、生活上,拖拉磨蹭,專注力不足的現象。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

    生活習慣 2023年1月14日
  • 孩子說臟話該怎么引導(小孩愛說臟話怎么教育)

    相信很多家長在陪著寶寶一起一起成長的時候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開始學著別人說臟話了,很多家長面對孩子說臟話的時候都是特別生氣,但是家長不必要那么驚慌,因為在孩子還沒有完全…

    生活習慣 2022年5月4日
  • 孩子犯錯總是狡辯

    孩子犯錯總是狡辯(小朋友犯了錯誤總是狡辯)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

    生活習慣 2022年11月30日
  • 職場小人如何相處

    職場小人如何相處(如何懟職場小人) 職場中我們都希望遇見自己的貴人,但有時候運氣不好,卻遇到了職場小人,那么該如何與他們相處呢?其實很簡單。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

    生活習慣 2023年1月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永胜县| 宁城县| 沈阳市| 贵阳市| 吐鲁番市| 天台县| 堆龙德庆县| 富顺县| 平昌县| 龙陵县| 西青区| 孝昌县| 湖州市| 秀山| 监利县| 榕江县| 密山市| 汪清县| 离岛区| 晋宁县| 尖扎县| 来凤县| 娱乐| 泰来县| 江山市| 清徐县| 会同县| 双牌县| 湟中县| 敦煌市| 西畴县| 伊宁县| 买车| 无为县| 花垣县| 望谟县| 安陆市| 景泰县| 通榆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