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如何增強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
為了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父母絞盡腦汁,比如:報培訓班,購買相關學習資料。但很少有父母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事實上要想讓孩子正確的掌握溝通技巧,提高溝通能力,父母必須以身作則。溝通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情節中,而對于孩子來說,親子溝通一般是最主要的溝通情境,所以在培養孩子溝通能力的過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有些父母在孩子調皮淘氣的時候,會對孩子大呼小叫,亂發脾氣,甚至打罵孩子,殊不知這些做法不僅會影響親子關系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父母的溝通方式,以至于孩子在以后獨自處理事情的時候,也很難心平氣和的與別人溝通。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那么,父母究竟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呢,不妨嘗試一下“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堡森提出來的,他認為“非暴力溝通”的宗旨是不批評、不指責、不評價,只表達感受,提出請求。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遵循以下4個步驟:
1、觀察發生了什么事情。
2、體會這件事情給自己帶來的感受。3、直接清晰的向溝通對象表達自己的感受。
4、從感受出發,向溝通對象提出要求。
以親子溝通為例,如果孩子把自己剛剛收拾的干干凈凈的房間折騰得一塌糊涂,父母該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向孩子陳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你把房間弄的亂七八糟。
然后,表達自己的感受:這讓我很生氣,因為你沒有尊重我的勞動成果。
最后,父母應該向孩子提出要求: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把房間打掃干凈,并注意保持房間清潔。
在這個溝通情境中,父母不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很好的維護了親子關系,而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的心理通常比較單純,更希望父母在遇到問題時,能直接坦誠的告訴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所以,批評指責相比這種非暴力溝通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需求,同時孩子也從父母的身上學到正確的溝通技巧和溝通方式,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