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家長如何為學前兒童營造良好的語言教育環境)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家長如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良好的語言環境,有時并非自然形成,在專業上,還有以此為基礎的治療方案稱為“增強環境教學”。這是一種自然的語言教學程序, 在互動回饋策略以及環境教學策略下促進語言的產生。這種治療方法著眼于促進孩子功能性表達語言在自然互動中的使用。
最重要的是,這種方法是家長可以學習的!
1、跟隨孩子的興趣
能夠學習自己有興趣的新事物,對每一個人來說也是一個愉快的經驗。當孩子正專注于某一件有趣的事時,通常不會理會身邊的人。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跟隨孩子的興趣,做他這一刻想做的事,而非強迫他依照你的心意。要知道,對幼兒來說,任何經驗都是新奇有趣的,我們可以利用任何對象提供新的語言經驗。
2、適宜的環境
我們都知道,安靜、沒有嘈音或其他聲音干擾的環境容易令人專心學習。同樣的,要小朋友學習溝通,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亦很重要??赡艿脑?,應關掉電視機。每天讓孩子有單獨和大人一起游戲的機會,若能養成習慣的話會更好。
3、專注眼前
我們的孩子目前年齡應該都比較小,那么他們對眼前發生的事的興趣及理解會較佳。他們仍未懂得「想象」一些并不是在當下發生的事。因此,和幼兒玩耍時,應集中注意在現時進行的事情上。已經過去的、未發生的、或者在視線范圍外的事對三歲以下的兒童來說都不適宜。
4、不干預不更正
要讓小孩子享受學習語言的樂趣,必須讓他在無壓力的情況下進行。試想想,在你學習一項新的技巧時,每每因為不純熟而被責備,久而久之,會漸漸失去興趣。小朋友也一樣,尤其要注意的是三歲或以下的小朋友發音不準確是很正常的。如果過早糾正,會令孩子失去說話的信心。如果發現孩子的語音不正確或文法錯了,我們可以把正確的說法重復一遍,讓孩子知道應該怎樣才對就好了。
5、多旁述少發命令
和孩子玩耍時,最佳的語言刺激是好像旁述一樣把孩子正在做的事,或附近正在發生、孩子也留意到的事用簡單的說話「報告」出來。當中加插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例如「這個寶寶現在想做什么?」。特別要留意的是避免過多命令式的說話,例如「把杯子給我,不是這個,要紅色那個」等。此外,在說話及問句之間也要稍作停頓,讓孩子有機會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