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閉癥孩子相處,必須知道的10個原則!(家長如何與自閉癥兒童相處)
與自閉癥孩子相處,似乎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感。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你不知道,Ta怎么突然就情緒崩潰了;
你不清楚,Ta為什么就不能按照你的期待安靜地坐一會;
你不明白,為什么一件很簡單的事反復說了好多遍,Ta還是學不會;
……
無論是養育、照顧Ta的父母,還是周圍的親人,學校的老師、同學……在與自閉癥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令人摸不著頭腦。
其實,自閉癥孩子讓人費解的行為背后,和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有關,因此無論是教學干預,還是日常溝通,如果掌握了符合其思維方式的原則,就會輕松很多。
那么,與自閉癥孩子相處,有哪些廣為適用且行之有效的原則呢?
今天,我們用一篇文章告訴你!
1
“要做”原則
當孩子做出我們不期望的行為時,很多家長、老師往往第一反應就是,“不要干嘛干嘛”,比如不要闖紅燈,不要推小朋友,不要離開座位,不要扔筆……
但是,對自閉癥孩子來說,更為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告訴他要做什么,也就是專業術語中的“正向”教導原則。比如,跟孩子說不要打人,不如說手放下。
過程中,請注意:
1、示范期望行為;
2、根據孩子的情況提供不同程度的輔助;
3、清晰、簡短地描述目標行為;
4、避免使用過激語氣;
5、避免調侃或開玩笑;
6、溫柔而堅定地堅持讓孩子完成目標。
2
下指令原則
無論是在教學干預中,還是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跟孩子提各種要求,也就是我們說的下指令,比如,“寶貝,把筆撿起來”、“朵朵,叫叔叔”……
家長一定要注意:
1、指令的第一原則是說到做到,簡潔明了;
2、避免在同一時間段內,多人(多次)重復向孩子下指令;
3、初期選擇小朋友已經學會或常見的指令,盡量給孩子成功的經驗;
4、新學習的指令,記得及時輔助;
5、語氣、語速、音量、環境中的噪音等,都是影響孩子是否聽到指令的因素。
3
視覺提示原則
視覺學習是很多自閉癥孩子認識和理解周圍世界的主要手段,我們可以利用孩子的這一優勢,提供一系列視覺支持系統,更輕松地幫助孩子學習技能、規則或理解復雜的邏輯關系。
視覺提示常用的幾種形式有:
1、日程表流程表。
2、圖片交換系統/溝通本。
3、代幣(做對什么獎一朵花,幾朵花換一個強化物)。
4、社交故事(用第三人稱來寫,但不是第三人稱的“Ta”,而是小朋友具體喜歡的人物,如超人蜘蛛俠等)。
5、思維導圖(能力較弱的孩子,盡量畫圖,少文字)。
6、提示卡(能力較弱的孩子,盡量畫圖,少文字)。
7、后果圖(包括好的結果和壞的結果)。
4
循序漸進原則
先學爬再學走、先學單詞再學句子……我們大多數人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自閉癥孩子更是如此。
很多我們看起來簡單的任務、活動,說起來只是一個詞,一句話,對于自閉癥孩子來說,卻是一項非常龐雜的工程。
1、學會分解目標,有步驟、有計劃地前進。
2、接受孩子逐漸改變,不要“一刀切”地認為孩子的轉變不是好的,就一定是壞的。
3、運用塑造法,化整為階段,各個擊破。
4、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
5
強化原則
強化是核心,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和工具,每個人都需要強化,如果沒有強化,沒有驅動力, 就沒法教孩子。
1、多發現孩子好的方面,及時給予關注和獎勵。
2、運用好孩子喜歡和想做某件事的時機。
3、讓孩子做出選擇,提升孩子的選擇能力。
4、多使用自然結果強化。
5、區別性強化(根據孩子的表現給到不同級別的的強化物)。
5、注意強化時機(強化一定要及時,也要準確對應孩子的行為,避免延后或不當強化)。
6
興趣出發原則
雖然很多自閉癥孩子存在興趣狹隘問題,但是,興趣狹隘也是興趣,從他們的興趣出發,可以進入他們的世界,帶領他們延伸到更多領域學習和嘗試。
1、跟孩子走,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敏感問題,制定清晰目標;
2、跟隨孩子的興趣愛好,建立良好關系;
3、先參與孩子的活動,再進行引導、拓展。
7
情緒維穩原則
無論孩子能力如何,穩定的情緒狀態都是他們生活學習、融入社會的必要條件。
1、做好記錄、分析原因的習慣,盡可能避開容易引起孩子情緒爆發的敏感點。
2、情緒爆發時,忽視或轉移其注意力,避其鋒芒,繞道而行。
3、父母也要盡量提升自己的“情緒條件”。
4、盡可能為孩子提供穩定、和諧的環境。
8
豐富的活動原則
讓孩子“忙”起來,有事做,順便還可以在生活中教學。
1、多和孩子玩,我們的孩子不會交流不等于不愿意交流。
2、安排好一天的活動內容,減少空閑時間。
3、活動種類豐富,不同類型可以交叉。
4、運動項目一定不能少。
5、勇敢把孩子帶出去,跟外界接觸。
6、活動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思考題?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發現還有什么原則是非常適用且必要的呢,歡迎留言討論或分享!
注:本文主要整理自大米和小米公號,少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文庫,特別鳴謝大米和小米RICE綜合學科負責人龍焰、大米和小米融合總督導黃梓婷對本文的修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