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親子溝通,源于摸透孩子的心理(親子溝通心理)
1.無回應之地即絕境
都說現(xiàn)在的孩子很脆弱,動不動就抑郁了。物質(zhì)生活條件這么好,還要想不開,大概都是慣的。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秉持這樣觀點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只有極個別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家長,才看得見無回應之地的絕望。
現(xiàn)如今的物質(zhì)條件確實是好了,但親密關系的質(zhì)量,卻并沒有因此而得到改善。我們逐漸對于家庭的冷漠氣氛習以為常,多少夫妻下了班,也不過是換了個地方玩手機而已。家庭關系的冷漠,必然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就容易積郁成疾。
2.《精準回應》:關注親子溝通
想要孩子身心健康,我們作為家長,要肯付出自己的努力才行。而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溝通就成了我們最需要學習的技能。
楊杰,作為北師大教育學的碩士,多年來,她一直從事家庭教育咨詢的工作。無數(shù)的咨詢案例,讓楊杰意識到,很多親子關系的問題,并不僅僅是個例。有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滿腔熱血,卻總是因為缺乏溝通的技巧,最后不得不冷臉而去。
到底該如何改變這一局面呢?
楊杰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咨詢經(jīng)驗,為讀者們創(chuàng)作了《精準回應:讓孩子養(yǎng)成自主自律的好習慣》這樣一本書,旨在引導家長理解孩子們的需求,并從思維層面去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作到真正有耐心、有愛心地回應孩子。孩子的自主和自律,全都有賴于此。
《精準回應》共有六個章節(jié),分別歸屬于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方方面面,從媽媽的情緒管理入手,延伸到進一步的溝通技巧,最后聚焦孩子自主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總之,這三個方面,螺旋上升式地緊扣主題。書中結(jié)合了大量的案例,我們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直接翻閱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內(nèi)容中去尋找答案。如果我們不著急,更有耐心一點,順著作者楊杰的寫作順序,完整地讀一遍《精準回應》,又會收獲更深層的教育感悟。
我在閱讀《精準回應》之前,說實話,已經(jīng)至少讀過20本教育方面的書籍了。關于家庭教育,每一本書都大同小異,都說尊重孩子,愛護孩子??烧嬲搅藢嵺`的時候,我又常常覺得迷茫。明明我已經(jīng)很“尊重”他了,但他怎么反而愈發(fā)任性了呢?
帶著這樣的疑惑,我讀起了《精準回應》,令人驚訝的是,原來,家庭教育的書籍還可以這樣接地氣?!毒珳驶貞芬粫性素S富的教育案例,這簡直就是為家長量身定制的親子溝通法寶。
讀《精準回應》的時候,有這樣幾個觀點對我影響深刻。在此,我為大家分享出來。
2.1父母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給孩子愛的回應
孩子會天然地模仿父母的行為,而不僅僅是聽從父母言語上的教誨。所以說,想要孩子去做什么,我們的家長,要著重在行為上進行引導。
對孩子的情緒管理也是如此,想要孩子情商高,媽媽首先要是一個能做好情緒管理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引領孩子,識別情緒,并用合理的方式化解不良情緒對個人的干擾。
通俗地來講,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及時地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才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給予孩子充滿愛的回應。
無回應之地即絕境,給孩子充滿愛的回應,孩子的心靈就會更有力量。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他就會有更充足的內(nèi)驅(qū)力,以驅(qū)使自己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楊杰的《精準回應》針對此問題,從多個角度入手,讓我們意識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給予孩子耐心,就是給予孩子愛與尊重。急性子的家長,要學會默默觀察、等待,給孩子設定一個“等待的時限”,同時也給自己一個心理緩沖的空間。
像這樣的例子,在《精準回應》中比比皆是。不僅媽媽的自我管理有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楊杰也給出了十分具有實踐性的指導方案。總的來說,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不好。常常是大人腦中的各種意念在作祟,讓我們不知不覺中,把不好的意念傳遞給了孩子。
當我們能夠給予孩子正確的回應,我們也會收獲一個更融洽的親子關系。而親子關系,又是育兒過程中的核心。對準核心,精準回應,孩子自然會越來越好。
2.2接納孩子的平凡,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戒除焦躁
這一點,是我在閱讀《精準回應》之后的個人領悟。很多人之所以覺得育兒艱難,就是因為我們總以一個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這樣,不知不覺地,我們會收獲無盡的挫敗感。
當孩子不能在成長中收獲快樂,當孩子絲毫沒有進取的成就感,當孩子不被摯愛的父母認可,我們又怎能奢求孩子擁有內(nèi)驅(qū)力,實現(xiàn)自我成長,自我約束呢?
接納孩子的平凡,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教育中的各種問題,家長們可能會更輕松,孩子們一定會更快樂。戒除焦躁,用平常心對待一切,又有什么大事,值得我們一定要大呼小叫呢?
當我們擁有耐心,當我們飽含深情,當我們充滿支持,孩子又怎能不積極向上,樂于分享呢?
2.3突發(fā)事件,是考驗父母智慧的時刻,也是改善親子關系的重要契機
當然,不管怎樣智慧的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時候,也還是會遇到數(shù)不過來的突發(fā)事件。但正是這些突發(fā)事件,給我們以無盡的考驗。
《精準回應》這本書,用了大量的案例,為我們剖析了面對不同類型的突發(fā)事件,我們所能采取的各種方法。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實踐價值是相當高的。
我們也因此知道,突發(fā)事件,不僅僅是考驗,同時,它也常常是我們借以改善親子關系的重要契機。
當我們充滿智慧,不驕不躁,適當引導,孩子又怎能不有樣學樣,自律自強呢?
2.4相信孩子,適當放手
都說養(yǎng)育孩子,就是一個不斷放手的過程。但說來容易做來難。何時放手,如何放手,放手到什么程度,這些都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因人而異。我們需要從實際去考量自己的孩子,在不斷的實踐中,慢慢地總結(jié)經(jīng)驗。
3.寫寫家長日志吧!
《精準回應》中,楊杰引用案例的時候,引用了很多的家長日志。
這一點,引起了我的重視。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困惑,光靠說是說不清的。把整個思考的過程寫下來,往往事情的解決辦法就蘊含在其中。
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在書寫家長日志的時候,不自覺地提升了自己的覺察力。當我們能夠抽離事件本身,而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時候,這就已經(jīng)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這種做法,提醒我們保持理性,同時,我們也因為這種理性,而對孩子的情緒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當孩子感受到了家人的包容與理解,他就會更有力量。事情的發(fā)展,也會朝著更有利的方向。
教育的過程是緩慢的,不能一蹴而就。我們也只能一邊走一邊學習。
《精準回應》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方式,讓我們能夠舉一反三,擁抱更健康的親子關系。唯有如此,我們的孩子,才會更有韌性。唯有如此,我們孩子的內(nèi)心才會愈發(fā)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