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青春期孩子的親子溝通之道(青春期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親子溝通的7個密碼
“如果我理智尚存,我就用你教給我的溝通方法,說出我的憤怒,而不是憤怒地說出;如果理智已經飛走了,我就先離開,緩過氣再接著說。”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這句話,我特別喜歡。它出自鄒璐的《親子溝通密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就是這么簡單》。
鄒璐雖然很年輕,但已經是兩個青春期孩子的媽媽,她具有傳奇的工作經歷,曾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在四個國家輾轉。事業起起落落,但她依然光芒萬丈。曾任海外華商會副會長、投資人,并參與跨國的商業談判的鄒璐,是很優秀的溝通力專家。她把自己在溝通方面的經驗,與育兒領域相關聯,提出了自己在親子溝通這一方面的獨特方法,很是受大家的認可。
讀了不少育兒方面的書籍,這本書尤其針對青春期的孩子,很是有見地。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鄒璐在《親子溝通密碼》中給出了大家7點建議。這7點建議,也被稱之為“親子溝通的密碼”,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情商,而且還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同時為孩子賦能。
這7個親子溝通密碼分別是:
- 動態
- 反挫
- 觀察
- 聯結
- 讀心
- 引導
- 賦能
7個密碼的具體解析
大家看到這些關鍵詞的時候,可能不是特別容易理解,但其實這本書通俗易懂,聯系了大量的例子,就是為了向大家推行,親子溝通中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方法。
所謂動態:其實就是要求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去看待情緒,去看待自己。不要給孩子固化的刻板印象。
所謂反挫:其實就是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應該具備怎樣的心態,這樣的心態直接影響著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同時,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并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發現核心的目標。
所謂觀察:其實就是我們要客觀地描述孩子的行為,而不是過早的下“判斷”。惡性的評判,對孩子的危害是極大的。
所謂聯結:其實就是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多關注親子關系,習得同理心,懂得陪伴的重要性。
所謂讀心:其實就是關注到孩子的需求,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用合作的方式,幫助孩子滿足自身的需要。
所謂引導:就是先要傾聽孩子,同時放棄說教。通過提問等形式,引導孩子聚焦自己的目標,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去尋找生命的答案。
所謂賦能:就是當孩子面對挫折時,他所需要的勇氣,全都來源于我們平時愛的積蓄。對于每一次孩子成功經驗的積累和思考,有助于孩子發現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能量。
溝通過程的關鍵:
總的來說,這7點是不分先后順序的,但是就“引導孩子如何達成有效的溝通”這一點來說,它是有一個內在的邏輯順序的。
1.有話好好說:尊重理解包容。
首先,我們家庭中先要有一個彼此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氛圍,有話好好說,才能夠構建一個健康的原生家庭環境。
只有在此前提下,我們才能夠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而不是把他們看作為自己的附屬品。同樣的,因為這種友愛的環境,親子關系也得到了較好的維護,彼此之間能夠互相理解才會產生同理心。沒有理解的陪伴,也是孤獨的。
當我們攻擊孩子的時候,我們的語言里時常充滿著對孩子的否定,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無法分清讓我們不滿的是他的行為,還是他這個人。鄒璐如此說。
語言是一種創造性媒介。我們說話的方式,能夠治愈或傷害,創造喜樂或痛苦,最終會決定我們幸福的程度。桃樂思·梅娃博士如此說。
好好說話,去體察孩子真正的需求。我們會發現,一個我們從來沒有探究的深邃心靈。他們本就有力量,且豐盈,只需你溫潤話語的推動,他便前行。
2.有事好好做:放手支持助力。
如果我們在孩子面前是個無所不能的超人,孩子就可能成為萬事靠人的庸人。《親子溝通密碼》中,鄒璐如此說。
沒有人一開始的時候,就想把孩子培養成廢材。但有時恰恰是過多的愛,讓孩子沉溺其中,不能自理。
適當地放手,也需要智慧,跟“散養”無關。他需要我們作為家長,先成全自己,再去愛孩子。只有我們自己豐盛了,才能有能量去給孩子滋養。
同時,給孩子最好的助力,不是為他包辦所有事情,而是選擇在關鍵的事情上,加以正確的引導,用智慧的提問方式,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的目標。
在具體的策略上,我們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建議。但孩子具體采用哪一個,如何實行、如何調整,還是要給孩子一個自由選擇的空間。
那是他們自己的生命,那是他們自己的體驗,是誰都不能剝奪的權利,是誰都不能干涉的自由。
家長不是法官,我們沒有權利控制孩子的人生,去說服他們聽從我們的意見。
有兩個事實,我們必須接受,那就是:
這個世界沒有誰,能夠說服誰,除非他愿意。
也沒有誰能夠管得了誰,除非管他的人,是他自己。
唯有內驅力,才能把一個人推向更遠的未來。唯有自主的追求,未來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往往,我們說的越少,孩子們才會說的更多,我們干涉的越少,孩子們就越會好好做。所以,放手支持,去助力孩子成長吧!
3.快樂齊分享:鼓勵總結賦能。
秋葉大叔曾說過:“每個被賦能的人,其實是自己發現了自己的潛能。”
每一個挫折都是能力的挖掘機。鄒璐這樣說。我深以為然。
很多時候,如果不是困難逼我們一把,我們壓根兒就發現不了自己的偉大。
用一個辯證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其實,挫折中也往往蘊含著很多機遇。當我們用一個積極的心態去迎接生活中挑戰的時候,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多新的東西。
孩子的成長,就是在不斷的升級打怪中。在他克服了困難、戰勝了挫折之后,作為家長,我們還應該抓住時機,引導孩子復盤成功的經驗。通過閑談的方式,很多孩子從沒有發現過的問題,便會浮出水面。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就是最好的賦能。別人的鼓勵,都只是外在的,很難觸及到心靈。唯有經過實踐之后的自我肯定,才能讓一個孩子擁有深信自己的力量。
隨著這種力量的不斷積累,孩子迎接挑戰的能力,也便越來越強。
從逆境中發現自己的品質,從挫折中感悟自身的成長,是極大的喜悅,是我們作為家長,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end.
鄒璐的《親子溝通密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就是這么簡單》,它為我們提供了促進親子溝通的有效途徑,同時,又讓我們為創造更健康的原生家庭環境,貢獻了很大的力量。會溝通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將具有極大的主動權,未來是他們的,他們是智慧的,我們是開心的。
童年的意義實在太豐富,在生命的早期關注溝通,未來孩子的人生之路,將會更順遂。
人生之路,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但正如鄒璐所說:
經歷失敗,這是童年賦予我們的特權,我們可以用小小的代價換來大大的收獲。
從失敗中尋找積極意義,就是童年贈予每一個人的人生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