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心得體會(建立親子關系健康成長感悟)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一、自我反觀一下,反思一下,自己的親子關系好嗎?
檢驗親子關系有兩個維度:
1、支持,在孩子有困難和需要幫助時,給孩子幫助和支持,注重溝通,陪伴,尊重,理解和關愛。
2、要求,希望孩子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努力做到最好。
二、四種親子關系
如檢查作業時,一種是說自己忙著呢,對孩子是一種低支持低要求的狀態,叫沙子型的親子關系。
因此,孩子對自己也沒有要求,是一種忽視型的教育。
親子關系不緊密,松散,不好,孩子在人際關系方面也不夠親密,對成功沒什么追求。
第二種是家長仔細檢查,監督及時改錯。是一種高支持,低要求的,罩子型的親子關系。
這種關系中,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包辦代替多,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不強,孩子往往出現以自我為中心,抗挫折能力不強的問題。
規則意識不強,任性自私。
第三種是家長不檢查,放手讓孩子自己改錯。
這是一種高要求,低支持的,控制型的,繩子型的親子關系。
這種關系中,家長對孩子過于管控,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不強,孩子容易失控。
孩子有兩種類型:
溫和的孩子,聽話的孩子。有時缺乏主見。
倔犟的孩子,會出現叛逆的情況。
第四種是家長要求孩子仔細檢查,指導檢查方法,提示出錯范圍,讓孩子自己重讀,重想,重算。監督及時改錯。
是一種高支持,高要求的,梯子型的親子關系。這是一種明智型的教育。
源于支架理論,家長像梯子一樣幫助,支持孩子。
梯子的高度要隨機應變,機動靈活。讓孩子能感受到溫暖和支持,從而優秀發展。
梯子型親子關系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指導式地參與。孩子在新任務,新環境,新學習中,可以指導式參與。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做起。
第二階段:漸進式地放手。孩子已經學會了一些方法和任務時,可以漸進式地放手。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逐步實現。
第三階段:階段式撤離。孩子在新任務,新環境,新學習中,可以指導式參與。孩子已經學會了一些方法和任務時,可以漸進式地放手。直到階段式撤離。
三、家長把與孩子的關系,從小調整成梯子型親子關系,有利于孩子的良好進步和親子關系的和諧發展。
關系是基礎,從小科學培養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促進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