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難溝通怎么辦(和孩子溝通困難)
今天在一個群里吐槽了一句跟大寶溝通難的問題,大家都探討了一下,說著自己家孩子的問題或者是碰到這種問題的解決辦法,在這里總結一下,方便以后提醒自己。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問題:
1.跟小孩子溝通困難,怎么說都不聽,說什么都不聽。
2.陪他們一起學習的時候,很難進入正題,一會說去喝水,一會說要上廁所,一會又說想要玩什么;
解決方法:
1.多看教育方面的文章,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
2.父母要有耐心,要控制自己,盡量不發脾氣。
每個教育階段的方式不一樣,比如幼兒園是模仿期、小學是自我意識時期。幼兒園小朋友就喜歡模仿,所以幼兒園階段也很重要,有耐心的父母能跟孩子更有效地溝通。如果遇事就發脾氣,孩子也容易養成這樣的不良習慣。
要學著跟孩子當朋友,要用兒童的角度去跟他們交流,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他們就會愿意跟家長說很多心里話,如果孩子總是很調皮搗蛋,試著每次跟他說需要他們幫個忙,好不好,找點事給他們做,他們就很積極,也能聽話一些。
3.多想辦法增進感情。
可以嘗試先自查自己之前的行為是否存在不當,然后一件一件說出來,問孩子是不是覺得媽媽做得不對,是不是讓他難過了,就是剖析家長和孩子之間過去的“怨”,如果做錯了,就跟孩子道歉。
嘗試著找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比如玩具,然后問他們這個怎么玩去切入,他們會很樂意跟家長分享,如果碰到他們做得不對的事情,不要強硬地去批評,用繪本故事等去引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總之就是用兒童能聽得懂接受得了的語言去溝通,而不是強硬地說你不能這樣做,效果會好一點。
4.多陪伴孩子。
在孩子面前,家長就當個比她還小的孩子,驚奇她的玩具,好奇她的故事書,問她怎么組裝玩具等等,他們會很樂意分享,而且可以滔滔不絕地講起來。
有空多陪她玩,讓她感受到家長對他們的愛,把之前的矛盾化解,孩子就會越來越喜歡跟家長待在一起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媽媽總是罵你,對你發脾氣,你會喜歡黏著她嗎?
看書的時候,父母要陪著一起看,小孩子的耐性沒那么好,可以在旁邊起到督促的作用,陪得多了,小孩子才能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5.盡量在孩子13歲前解決好這個問題,形成良好的關系,13歲以后比較難
結論:
1.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不可能一開始就是父母期待的樣子。
2.做個恩威并施并且溫柔的媽媽,寶貝就很喜歡我們了,女兒都是很喜歡黏著媽媽的。
努力做一個好媽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