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初中孩子溝通的技巧(怎樣和初中孩子溝通更有效?)
大兒子上初中,隨著進入青春期,越來越叛逆,一言不合的情況時有發生。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家里感覺戰爭不斷。兒子不是以前的好孩子,我也不是原來的慈母了。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有一天晚上,兒子沒彈琴,第二天午餐時,我和兒子商量利用中午的時間彈琴,他答應了,但是吃飯后就反悔了。為此我懊惱不已,但他無動于衷。
看到兒子坐在電腦前面,我脫口而出”和學習有關嗎?”兒子突然高聲來了一句”你就知道學習,還知道什么?”這句話刺痛了我!
最近,確實在學習上關注太多。自從兒子進入初中后,就為他的學習發愁,可是你越是著急他越是不讓你滿意,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日益緊張起來。
只是一味地強調學習,可能讓孩子產生了反感。美國心理學家艾麗卡·雷斯切爾的著作《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引用了亨利·福特的一句話,大意是:如果你總是重復過去的行為,你就總是會得到過去所得到的一切。為了讓你的生活有所改變,你必須要做些不同的事情。
我邊讀書邊反思,要想和兒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
一、做出一些改變
我決定先從和兒子的交談重點上做些改變。我經常犯的錯誤是:
1、 在飯桌上討論學習、安排任務。
2、 早上一起床就要檢查他的背誦情況
3、 放學一回家就告訴他”今天制定一個計劃,早點完成作業。”
幾乎每天千篇一律,給兒子的感覺確實三句話不離作業,估計耳朵都磨出老繭了。
我首先要做的是:
1、 在飯桌上說些輕松的話,比如說下弟弟的趣事,讓氣氛不是那么緊張
2、 早上第一句話是讓他來吃愛吃的牛排等美餐,而不是要求他背書給我聽。
3、 放學回到家第一句話是,弟弟想你了,先和弟弟玩一會兒。
經過幾天的實踐,發現兒子也有了轉變,變得更加開心了。早上主動讓我給他檢查背誦,吃完飯很快就去做作業。這些我都看在心里,其實兒子自己懂得學習的重要性,不需要父母的嘮嘮叨叨。
當然,并不是這一點點改變,兒子就會變成理想的樣子,還會經常出現反復,需要不斷地磨合再磨合。
二、讓他承擔后果
對兒子的學習進行冷處理,尤其在考試前,讓他自己安排時間,按照自己的步調走,不過問他做完了沒有,不糾結他寫認真沒有,考試后再見分曉。
在他沒有嘗到苦果時,說再多也沒有用,放手一次,讓他自己去感受,如果能成功當然更好,如果失敗,他就會知道有別人的提醒和幫助是多么重要。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說:讓孩子經受他們自身行為和選擇的自然結果,這是學習成長的必經之路。孩子從經驗中學到的東西最多。當他們選擇了不同的行為,最終,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
考試過后,不幸的是,兒子考砸了,嘗到了自己方法不對的后果。這次知道錯了,對父母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好轉。知道父母曾經說過的一些話還是對的,所以愿意聽從父母的建議,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來進行查漏補缺。
三、控制自己的情緒
與孩子的交往中,難免會特別生氣。比如老師通報有幾名同學自以為不會默寫課文,晚上就沒有好好背,導致錯誤率升高,其中就有兒子的名字??吹侥菞l消息,按捺不住的氣憤,似乎有一把火在心中熊熊燃燒。
最后我還是決定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發火,但是會告訴他”你這樣做不科學,耍小聰明只會害自己,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將來有大用。”
說話時做到平心靜氣,你想讓他成為怎樣的人,首先你要成為怎樣的人,這句話很有道理。
控制自己的情緒怎么做呢?
1、 讀書
讀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獲取一些積極的教育方法,大腦就像被洗過一樣,會變得更加理性。比如讀一讀《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上面一些理論和實踐做法會給你一些幫助。每天花一點時間讀上幾頁,就感覺心靈被滌蕩一樣,情緒變得穩定下來,會更理性地對待孩子身上發生的一些問題。
2、深呼吸
當孩子讓你生氣的時候,不要說話,深呼吸,讓舌頭在嘴里轉三圈,保持冷靜。等情緒平靜之后再和孩子講話。一旦情緒不穩定,說出來的話經常是語無倫次的氣話,非但起不到管教孩子的作用,還會讓孩子認為你不夠淡定,學會你的處事方式。不僅會對父母發火,與人交往時,也容易出現過激的行為。
3、好好休息
因為自己太要強,總是工作到很晚,導致睡眠不足,這一點嚴重影響了心情,所以情緒容易波動。有一天,在飯桌上忍不住訓了兒子。老公說我的情緒有些過激了,反思一下,和休息不好也有一定的關系。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說:請不要低估睡眠不足的負面影響。如果你正在與抑郁、焦慮、經常向孩子發脾氣做斗爭,睡眠不足也許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寒假到來后,兒子變得懂事了,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安排科學的作息時間,每天堅持運動、練字、讀書。當他有幾項沒做到時,我會提醒他,他立即改善。比如到時間該散步了,他不像以前一樣拖拖拉拉,而是立馬穿上衣服就走。比如他忘了打掃房間,提醒他,他趕緊拿苕帚去打掃、去整理。
兒子這些變化,我看在眼里、美在心里。說明我的改變和做法是有效的。我們已經俘獲了這個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心,讓他喜歡跟父母溝通、善于聽從父母合理的建議、愿意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這幾個回合下來,感觸最深的還是:只有自己做出改變,才能讓孩子做出改變。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說:要記住,你自己就是改變你和孩子關系的手段。如果你想要某人有所改變,先改變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