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大忌讀后感(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大忌讀書感悟)
今天去做鼻子治療時碰到了老楊。老楊訴說了他的煩惱,老楊著急兒子的婚姻問題,想和兒子溝通一下。當他把他的想法一股腦兜給兒子,想聽兒子的想法時,兒子竟然用一句不知道漠然的回應,引得老楊火冒三丈,大發雷霆……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想想今年和兒子在報志愿時發生的不愉快,想想長波和兒子鬧得別扭的種種情景,我總感覺我們在當家長這方面還沒有成熟,需要自己反思一下:
1.良好的親子關系是父子融洽溝通的前提。反思我對幼年的水文過于嚴厲,幾次暴揍讓他對于我心生恐懼,一旦處于青春叛逆期,他對我的排斥和抗議便油然而生,成了我對他教育最大的阻力。老楊在小楊高二時打了小楊,老柯在小柯初三時動了手,這些成了教育最大的阻力,所以溝通只有保持了良好的父子關系,才會取得好的效果。而良好的親子關系也需要剛柔相濟,寬嚴適度,為了討孩子開心一味溺愛的所造成的后果比暴揍還要嚴重。
2.家庭教育也是一個家庭所有人形成的合力。孩子的性格,氣質本來就受父母遺傳的影響,父母身上的一些壞習慣在平時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如果父母不能不斷學習,完善自己,與時俱進,這些缺陷會在孩子身上不斷放大。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要愛孩子,關心孩子,教育孩子,引導孩子朝好的方面努力,并且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之間不能互相攻擊,互相詆毀,否則一切教育作用為零。家中的每一個成員要相互溝通,相互交流,明確目標,統一言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3.創造愛的家庭教育環境。這要求家庭的成員之間互敬互愛,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給孩子言傳身教,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輕松的成長樂園。
4.尊重父母和兒子的差異。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孩子們說相差三歲就有代溝。父母和孩子的成長環境,時代背景,家庭狀況,受教育程度都有差異,父母切不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對孩子進行批評與指責,想孩子的所作所為要于他所處的時代密切結合起來。要站在孩子經歷過的時代特征上想問題,做分析,找方法!若父子相差太大,就一定要尊重這種差異,切不可一味減少這種差異。
5.碰到父子矛盾時,一定要保持頭腦的冷靜,采用冷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