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與父母溝通交流怎么辦(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溝通,不愿意說想法)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與人溝通,通常都是用對話的方式,但是有的時候沒有辦法用語言溝通的時候,我們要怎樣拉近與別人的距離呢?
豆豆最近和媽媽鬧矛盾,因為媽媽把他的一個玩具送給了一個來家里做客的小朋友。豆豆認為這個玩具是他的,是否送人應該由他來做決定,媽媽不可以把它隨意送給別人。因為這個事情他已經一天沒有跟媽媽講話了。媽媽知道自己做的方式不妥,因此已經和豆豆道歉了,但是豆豆仍然不理他。豆豆媽媽現在開始尋求老師的幫助了。老師讓豆豆媽媽嘗試用非語言策略與孩子拉近距離。那什么是非語言策略呢?我們現在先來了解一下。
通常來講,與人溝通的時候,我們的動作和表情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會幫助我們傳達出相應的信息,所以為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們可以選擇通過運用動作和表情的方式。
比如露出誠摯的微笑、或者是用誠懇的眼神去望著對方。講話的時候要給予人肯定及時點頭,適當的時候身體也可以做出向前傾,以表示有意向和人繼續交流下去。那么這些方式該如何運用到與孩子的溝通當中呢?首先我們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要尊重和肯定孩子。帶著這樣的心態再來了解下面的案例。
案例1:
老師今天給樂樂布置一項作業,樂樂很快就做完啦,做完之后他要拿給媽媽,讓媽媽去檢查一下。媽媽粗略的看了一下,覺得沒什么問題,就說讓樂樂繼續完成其他的作業了。樂樂每次完成作業的時候,媽媽都是這樣檢查的,沒有和樂樂有進一步的溝通。
家長通常都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的,希望孩子的成績能一直進步下去。但是面對這種為孩子檢查作業的情況,家長為什么不借此機會與孩子進行溝通呢?
正確的做法:當孩子的作業完成的很好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豎起大拇指,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很厲害的,這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提升,擁有成就感。同時這樣也能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當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難題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鼓勵的擁抱。幫孩子提供思路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又做到了幫助孩子,又讓孩子自己去完成這件事情,也是讓孩子的滿足感得到了保障。
同時非語言策略可以彌補語言溝通方式的不足。對于那些在嘴上對孩子說,“我愛你”很困難的家長,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愛意,同時有的家長表達過于苛刻,也是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但是通過非語言溝通的方式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地表達對孩子的關切,通過這種方式就會使得親子的關系變得和諧,也促進了家庭氛圍十分融洽。
案例2:
淘淘是一個調皮的孩子,總是喜歡跟鄰里之間的孩子打鬧嬉戲,經常回到家里身上的衣服全部都臟了。媽媽幫他洗的時候都是泥巴水。這不,淘淘又是臟兮兮的回到家里了,但是這次和以往不一樣,媽媽看到他后面還跟著一個家長還有一個小朋友。家長在門口跟淘淘媽媽說:“剛剛他們兩個人打架了,在水坑里面弄的身上全部都是泥巴,”淘淘媽媽一聽就發火了:“告訴你好多次了,玩的時候注意點,你怎么能和小朋友打架呢?而且弄得你們身上全部都是泥巴,特別臟你們知道嗎?”淘淘在一邊解釋說:“我們并沒有打架,只不過是在那里玩鬧,不小心栽到了水坑里。”但是淘淘媽媽沒有在聽他的解釋。淘淘特別沮喪自己默默的去洗澡了。
即使淘淘解釋了,媽媽也是沒有認真聽,這會讓淘淘非常傷心,而且一味的指責也會讓他自尊心受挫。
運用非語言策略幫助的做法:應該是先關切的望著孩子,傾聽孩子的解釋,用肯定的眼神來看著孩子,要以平易近人的態度讓孩子不再膽怯的表達自己。運用這種非語言溝通的策略,會使得家長和孩子的距離拉近,為后面家長和孩子的語言溝通打下基礎。
有的時候家長因為過于忙碌,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并沒有和孩子有一個眼神的交流。這會讓孩子內心產生一個不確定的想法。他們會認為:“父母是不是不在乎自己了?”會質疑父母對自己的愛。但是非語言策略的方式就可以讓孩子打消這樣的想法。經常給孩子肯定的眼神。也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產生安全感。
使用非語言策略時需注意:
在運用非語言溝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關注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孩子是否有一個很好的反饋。如果沒有,那家長就要考慮是否是自己用的方式不當。或者是使用的時機不正確。比如孩子在一個專注的情況下家長想通過動作,表情與孩子溝通,但是孩子并沒有看到。
同時通過對非語言策略的了解。家長也應該明白,家長平時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對孩子也是有影響的。因此,家長應該注意當孩子做出搞笑的事情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不要讓孩子認為,你是在一旁嘲笑他。這樣會讓孩子內心很受挫的。同時,在公共場合,家長也要注意和孩子的表達方式,很多時候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因此孩子能解決的事情盡量不要先動手去幫助他,給予他尊重和肯定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拉近孩子與家長的距離,家長可以通過非語言策略來進行助攻。那家長也可以嘗試著指導孩子用非語言策略在陌生的環境與人建立聯系,因為孩子在剛剛入學的時候是處于一個陌生的環境的,這時候孩子會對周圍的事物保持戒備的,那放松的狀態和一個微笑,不單是讓孩子內心有種安慰,還會給看到的小朋友帶去溫暖。
您對非語言策略有了解嗎?您認為要如何運用呢?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
在育兒帶娃的過程中,每個寶媽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咨詢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