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消息刷屏。
2022研究生考試結果陸續出來,一位中專男生擬被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錄取,震驚了無數人。
他是來自河南的張煥騰,從中專到考研,用五年時間實現了人生逆襲。
細數張煥騰的成長經歷,逆襲背后,是無數個早起晚歸,無數次挑燈夜讀。
中專的三年,當其他同學在放松和游玩,張煥騰絲毫沒有懈怠,他勤學苦讀,總是第一個起床,最后一個睡下,瞄準年級第一名而努力。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后來還順利考上了大?!?span id="lheyxbeqpca"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0540983">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在大專讀書時,他每天早晨6點起床,晚上10點睡覺,從不曠課和遲到,上課永遠坐在第一排。付出就有收獲,張煥騰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后來專升本成功,他考上了重慶醫科大學。
接下來,張煥騰也沒有放松,他把目標變成考研,一點點持續努力,終于收到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擬錄取通知。
他連忙向老師報喜,語氣里滿是喜悅和自豪。
網友們都被他的勵志精神所打動,紛紛點贊
毫無疑問,他的求學之路從此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他的未來也將書寫無數燦爛的可能。
恰如一位網友所說,“中專男生”僅僅代表著他讀過中專,代表不了他未來能達到的上限;甚至可以說,這個稱呼是對他最大的贊美,代表他出身毫末,卻志向遠大,立場堅定,不甘隨波逐流。
親愛的孩子,如今的你正值青春年少,需要潛下心讀書,為理想打拼。但有時情緒沖動,一句話就懟得周圍人啞口無言;有時情緒敏感,覺得全世界都不理解你,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境地,爸爸媽媽不知道該怎么幫助你。
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借這個機會,跟你聊聊下面這三件事情。
對待挫折的態度
決定了我們走什么樣的路
孩子,還記得你參加小升初模擬考試嗎,因為幾分之差,你錯過心儀的中學,把自己關到房間里哭了很長時間。
那個挫折對當時的你來說,比天還大,你為此消沉了很長時間。你甚至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此被毀了,所有的夢想都變得遙不可及。
但在媽媽看來,這個挫折可以克服,因為考試難免有出錯的時候,只要及時改正,出錯也可以成為進步的階梯。并且,人生有很多條通向夢想的路,這條路沒走通,咱們換一條路再嘗試就好。
所以,媽媽想告訴你的第一點,是如何面對挫折。
在人生這條旅途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或是考試失利,或是交友不順,或是情感受困……
但是你留心后會發現,不同的人在挫折之后卻走上了不同的路。這背后,取決于他們對待挫折的態度。
就像你看到的張煥騰大哥哥,他的成長之路并不順利,從小到大遇到很多挫折,但從沒放棄過心中的夢想。
他出生在河南一個小山村,家境貧寒,在學習之路遇到的困難比普通人更多一些,面臨先讀書還是先賺錢的兩難困境,他堅定地選擇了前者。
因為深知父母賺錢不易和讀書機會的珍貴,從小學到初中,他始終勤奮苦學,保持了優異的成績,不讓家人擔心。
遺憾的是,參加中考時,他意外失利了,沒能考上普高。這時候,當初那個“賺錢”還是“讀書”的選擇題,擺在了他面前。這一次,他沒有退路。
母親考慮到讀書的費用,和親戚商量后,跟張煥騰說:“那就讀中專,早點學了一技之長還能賺錢。”
張煥騰不甘心:“一次失利就要斷送我的人生嗎?”可是想想家里的實際情況,他還是默默接受了這個結果,踏上中專求學之路。
孩子,如果張煥騰大哥哥選擇就此消沉和放棄自己,那么就不會有后來的中專生逆襲考研的故事了。
他在學校里努力學習,還在每個寒暑假外出打工,改善家庭經濟狀況。從中專到大學畢業,5年時間里,他先后拉過電纜線,進過電子廠,當過餐廳服務員……
其他中專生的青春或許是放松和安逸,他卻用汗水和拼搏給青春涂下堅實的底色。
愛默生說:“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strong>
面對挫折,有人自怨自艾,干脆躺平,徹底放棄努力,也就失去了改變的機會;有人卻逆流而上,毫不氣餒,用持續的努力和奮斗豐富成長旅程,為自己托舉一片晴空。
孩子,媽媽希望你選擇后者,不沉溺在悲傷,不沉迷在網絡,而是擦干眼淚,捧起書本,邁開腳步,用知識豐富頭腦,用實踐充實自己,活出勇敢和豁達。
認知決定了發展的高度
信念決定了人生的廣度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中寫道:
“具備同等能力,做出相同程度的努力,有的能夠成功,有的以失敗告終。其差別是什么呢?
人們往往容易把原因歸結于命運、運氣,其實主要是因為愿望的大小、高度、深度、熱度的差別而造成的?!?/strong>
深以為然。真正決定一個人能飛得多高和走得多遠的,不是運氣,而是一個人的認知和信念,認知決定了發展的高度,信念決定了人生的廣度。
就像同樣的居家學習,有的孩子身處優越環境卻渾渾噩噩,非要父母提醒和督促才能學習;有的孩子卻能在自家攤位的案板下看書,用一方小小的臺燈點亮心中的夢想。
孩子,你問我,具體是什么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媽媽這里面要跟你分享一個理論——情緒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創建的。其中,A代表的是activating event(應激事件)的第一個英文字母;B代表的是belief(認知)的第一個英文字母,C代表的是consequence(行為結果)的第一個英文字母。
在艾利斯看來:“人們不會受到事物的干擾,而是受到他們對事物的看法的干擾?!?/strong>
一個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結果(C),不是由于某一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于他對該事件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錯誤信念(B)所引起。這種錯誤信念也稱為非理性信念。
舉個例子,你中考失利,只能進入中專就讀。
A:中考結束后,你考上了中專。
B:你認為中專學校的學習氛圍不好,同學們都在放縱自己,你在這里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C:你隨波逐流,上課不認真,課后沉迷上網,蹉跎青春。
那么反過來, 如果你調整自己的情緒和信念(B),最后表現出來的結果(C)往往會發生變化。就像張煥騰大哥哥一樣,面對不順的情況,他總能調整自己的認知,讓自己積極突破困境。
面對中考失利,他沒有氣餒,而是告訴自己:“不論在哪里,只要好好學習就能走出去?!?/span>
面對專升本的挑戰,他沒有懼怕,而是不斷提升自己并最終取得成功,然后給自己重新制定目標:“我當時給自己定的目標很明確,我要考研,繼續深造?!?/strong>
張煥騰深深明白,中專畢業,無論是找工作還是繼續深造,自己都不占優勢,但他依然瞄準了自己心中的目標——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他是這么鼓勵自己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這份精神和信念,值得所有人學習。
孩子,在你的成長旅程中,也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不一定每次都有爸爸媽媽陪你一起解決,更多需要你調整心態,樂觀面對。
遇到困難,不是自暴自棄,而是奮起直追,用勤奮和汗水闖出一條新路。
遇到不公,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心懷夢想,用努力和堅持鑄就一個奇跡。
沒有誰是天生的英才
“拼搏”才是通往未來的路
孩子,看到這里,也許你會說,張煥騰大哥哥本身學習成績就不差,他當初只是因為中考失利才無奈讀了中專的。
也有部分網友質疑他原本就有天賦,否則全國那么多中專生,2021年全國在校中職學生就有2800萬人,怎么偏偏是他考上本科和研究生了?
大家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不了解張煥騰背后的付出。
為了靠近心中的夢想,他把升學目標具體化,從中專到大專、大學再到考研,他一步步走得很穩當。
為了考出理想分數,他把每一門課進行細致分類,有針對性地把專業知識扎實,再把其他科目融會貫通。
輔導員曾小飛老師這樣評價張煥騰:
“你仔細觀察,和他聊天你就能發現,這個孩子的眼睛里有光!”
“他懂得什么叫做堅持,且心里有目標,不受環境影響、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span>
如果非要說張煥騰有天賦,那他最大的天賦就是專注。他能孜孜不倦學習,持續不斷努力,生活中所有瑣碎的事情都無法干擾他的目標。
沒有錢吃大餐?沒事,張煥騰對待物質要求很低,他在食堂吃飯只點5塊錢的一葷一素,一樣吃得很滿足。
沒有高科技手機查信息?沒事,他白天上課從不帶手機,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一樣學得津津有味。
一個人能專注當下,持續不斷努力,就是他的天賦,能帶領他通向未來的路。
安東尼?羅賓說過:“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要達成的目標上,而不是你所恐懼的事情上?!?/span>
艾倫?麥金尼斯進一步提醒道:“專注于你的潛力,而非缺陷?!?/span>
親愛的孩子,你曾經和媽媽說,比起其他同學來,你認為自己很平庸,考試不是第一,打球不是最厲害,跳舞也不是最突出那一個。
媽媽想告訴你的是,也許你目前的成績只是中等的,特長不是最出色的那一個,但是媽媽相信,只要你持續努力,奮勇拼搏,一定能成長為閃閃發光的自己。
你觀察能力很強,總是能發現事物的微小差別,發現別人的情緒變化;
你擅長邏輯思維,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特別突出,總是能舉一反三,動手搭建模型;
你還喜歡為別人著想,對待周圍人富有同理心,愿意分享自己的快樂,分擔他人的憂傷……
孩子,這樣的你,是可愛的,特別的,富有勃勃生機的。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天賦,只要找到了自己要走的那條路,勇敢向前邁進,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綻放屬于自己的精彩。
孩子,你特別喜歡治愈動畫《國王排名》,媽媽也很喜歡。就用我們都喜歡的一句話來表達媽媽的希望吧:
“任何事都沒有輕松的捷徑可走,付出時間和努力才能成就自己,所以千萬不要相信旁人的花言巧語,更不能欺騙自己。”
孩子,人生的路還很長??傆腥烁嬖V你,何必那么辛苦,不如縱情享受;何必那么努力,安逸度日。
但也有人用行動告訴你,努力奮斗過的人生,才沒有遺憾;拼命努力的孩子,終不會被辜負。
因此,媽媽希望你能守住內心,保持冷靜,堅定地往前走。
面對挫折,不要懼怕,而是積極面對,勇敢跨越;
面對困難,不要沮喪,而是調整心態,樂觀解決;
面對未知,不要膽怯,而是不斷強大自己,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親愛的孩子,媽媽祝福你,實現心中所愿,擁抱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