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防拐防騙(小朋友防拐騙的注意事項)
近日,浙江杭州淳安一小女孩章子欣被家中一對租客夫婦帶走的消息,引起廣大網友關注。杭州失聯女童的事件牽動了大千網友的心,但截至目前,女孩仍下落不明。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據悉,走失兒童名叫章子欣,家住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鎮清溪村。7月4日,章子欣被家中一對租客夫婦(梁某華、謝某芳),以去上海喝喜酒做花童的理由帶走。10日,淳安縣公安局發布通報稱,租客夫婦已于7月8日凌晨在寧波自殺,女孩自此下落不明。
目前,杭州失聯女孩章子欣還沒找到,仍然生死未卜,搜救還在繼續。祈愿她平安無事,早日回家!
相關新聞>>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不少父母敲醒了安全的警鐘。那么,究竟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
近幾年,兒童被拐、被性侵等事件屢有發生,這些事件也時刻警醒著我們對孩子的保護決不可有絲毫掉以輕心。退一步說,無論父母多么努力,也無法做到24小時貼身保護,孩子總有獨處、落單的時候,所以,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更關鍵。
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防拐防騙知識,如哪些措施可確保孩子的安全?平時又該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防止被騙?希望各位家長小本本記起來哦!
1.設置家庭密碼,并時常更新
這個密碼可以是數字,也可以是昵稱,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假如陌生人以孩子父母朋友的身份或親屬名義要把他帶走時,孩子要先問密碼,如果陌生人答不出,孩子就要向老師或者周圍的人求救。此外,孩子有時候會不小心把密碼泄露出去,因此家庭密碼要經常更新。
2.確保孩子正確撥打父母電話及110
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電話號碼和地址。在自家電話設置110快速撥鍵,教給孩子在緊急情況下撥打110電話的方式:明確告訴110接線員“我需要幫助”,如果當時的情況不允許談話,就摘下話筒放在一邊,以便警察追尋孩子的行蹤。
3.家長要以身作則,過濾風險
家長在出門之前要告知孩子自己去哪兒,盡量不要突然消失或玩失蹤。路邊是拐騙兒童案件的高發區域,家長要減少在路邊的停留,在公共場所,要始終陪同在孩子的身邊,即便是上廁所的時候也要陪同孩子一起去。另外,還要讓還自己隨身攜帶緊急聯系卡或者佩戴哨子遇到危險時能夠及時求救。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家長在微博、微信中曬出自己的孩子照片,也有可能會泄露孩子的信息,給犯罪嫌疑人留下可乘之機。
4.情景演練培養孩子安全意識
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安全意識更多來自習慣的養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例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擬他一個人在公園的情況。父母要清楚地告訴孩子:“如果你一個人或者和朋友在一起,有陌生人接近你,停下你在做的事情,并且站起來,和那個人保持一個手臂的距離。”在外出時,可以指著停在路邊的車子,問孩子“如果有人讓你上車去拿你喜歡的DS游戲機給你玩,你去不去?”等實地演習來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5.訓練孩子的應變方法
告訴孩子,不要一個人去偏僻的地方。一旦碰到需要迅速擺脫的危境,可以丟掉任何攜帶的東西,大聲叫喊,并快速奔跑。如果可能,可以跑到就近的成年人身邊(最好是帶孩子的婦女),尖叫“救命啊!這不是我的爸爸!”。如果被陌生人帶走,要大聲叫喊,并拼命抓住周圍固定的物體,比如車門,自行車扶手等。也可以踢綁架之人的腹股溝或眼睛,躺在地上,不要輕易讓綁架之人抱走。告訴孩子:如果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了別人,父母永遠不會責怪你。
1.建立安全名單,認準可以信任的成年人
雖然父母經常叮囑孩子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但是孩子由于自身發育的限制并不是都能夠理解“陌生人”這個概念。所以父母不如給孩子列出一份可以信任的人員名單,明確告訴孩子只有在這名單上的人才可以信任,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安全單以外的人都是別人,即陌生人。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可以向這些人求助,比如警察、小區的保安、老師、商場的店員等。需要注意的是,還要向孩子介紹如何鑒別這些人身份的真假,比如他們一般會穿著制服或帶著寫有名字的牌子。如果對方說掉了,就需要提高警惕。
2.告訴孩子:有這些行為的人可能是壞人
1)向你求助的陌生人
孩子喜歡被人關注,也會樂意幫助別人,這一點往往會被壞人所利用。他們會對孩子說“我需要你幫我找我的孩子,你可以幫我嗎?”“你幫我找找我的小狗,好嗎?”因此要對孩子強調,大人無論什么原因都沒必要向孩子求救,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要與詢問者保持距離,或者撥打110,請110幫助求助者。
2)送你禮物的陌生人
“你要吃糖嗎?”“我這兒有個小汽車,你要嗎?”犯罪嫌疑人經常會用糖果、玩具、零食來拐騙孩子。因此家長要特別教育孩子,陌生人的東西不要吃、不要拿,讓他們學會拒絕陌生人的誘惑,就算是曾經見過的人,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輕信。當然在平常要讓孩子得到適當的零食滿足,這樣孩子才不會輕易被誘惑。
3)叫你名字的陌生人
家長要告訴孩子及時一個大人能夠叫出他的名字也意味著那個人就認識他,為了防止孩子名字外泄,家長要做到不要讓孩子的名字出現在衣服外面,也不要在公共場合大叫孩子的全名。
4)告訴你家里面有緊急情況的陌生人
當有人突然說“快點,你媽媽生病住院了,我帶你去醫院”,這種緊急情況,任何人都會驚慌失措,還也不例外。家長要向孩子明確不管那個人告訴他家里發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或向他出示警察或消防隊員的證件都不要跟著他走。相反,他應該立即跑去向老師或其他家人求證這件事。
5)向孩子詢問家庭信息的陌生人
有的壞人通常會以查水表、查電表等身份向孩子詢問家庭住址或者其他的家庭信心,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透露任何個人信息,如:姓名、地址、電話、所在學校等,還可以向他們說明,除了學校的老師之外,大人是不會向孩子詢問這些信息的。
6)說話時總是伸手摸你的陌生人
孩子通常對交談的距離沒有概念,往往會讓陌生人靠近自己,所以平時家長要和孩子練習一臂左右安全距離的控制,當陌生人要摸自己的時候一定要迅速躲開。
7)要帶你出去玩的陌生人
犯罪嫌疑人經常會利用孩子的獵奇心理和好玩心理,引誘孩子離開安全環境,進入到嫌疑人可控區域,家長要讓孩子禮貌拒絕,并迅速回到可以信任人的旁邊。告訴孩子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一旦感覺某人有點不正常時,一定要告訴爸爸或媽媽——即使這個“可疑”的人是老師或是朋友。
8)讓你保守秘密的陌生人
如果任何一個成年人要求你保持一個令人不安的秘密,孩子完全可以把這件事和他所信任的父母、大人討論。
1.公園
常有樣子和藹的中年婦女上前搭訕,夸孩子長得聰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抱起孩子就跑。
2.小區
有的則幾人合作,有人負責故意引孩子走開家長的視線,另一人則趁家長和別人說話不注意,抱著孩子逃走。在遇到問路之類的搭訕時,一定要牽好自己的小孩。
3.醫院
在醫院不要把新生兒交給不認識的醫護人員,人販子有時裝扮成醫護人員,從產婦或其家人手中接過孩子很快消失。
4.商場、超市、菜市場
混在人群中裝做購物的人販子會以極快的速度,趁家長挑選商品的時候,抱起手推車中的孩子消失在人群中。購物時,家長可以用帶子將孩子的衣服系牢在手推車上。發現陌生人抱孩子,不要猶豫,馬上呼救,沖上去搶過孩子并請周圍的人扭住人販子,打110報警。
5.學校門口、上下學途中
學齡兒童最好有家人接送上學放學,否則就應和同學結伴上學放學。走路時最好走與機車道逆向的人行道,盡量靠里走,防止人販子利用摩托車、面包車飛車綁架。
6.公廁門口
有些公廁外面,常有人販子“蹲點”。專門裝作好心為你“搭把手”抱孩子,然后就一去不復返。所以,不要把孩子交給任何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稱老鄉的人,以及自稱是某個家人或親朋的朋友和同事。
7.自己家中
兒童被保姆拐走的案例屢見不鮮。不少人販子以保姆或者鐘點工身份潛伏進雇主家中,再伺機拐帶。所以一定要在正規保姆介紹所聘請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證復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證實其家庭電話、地址、家人等信息,留意經常與保姆來往的人員。
8.快餐店
時常發生孩子走失的事情,多因家長在結賬取食物的時候疏忽了孩子是否在身邊。
9.廟會和大型晚會
每年廟會都是兒童走失的高發地。此類場所,最大的特點是人多,流動性大,孩子很容易因為人流的阻隔,而脫離父母的視線。大型晚會現場人流密集、燈光昏暗,更容易發生走失事件。提醒家長最好和孩子手牽手進行游覽。
看了那么多人販子的伎倆和防拐絕招
粑粑麻麻,你們get到了嗎?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好好保護他們是我們的職責。
提醒各位粑粑麻麻,千萬要注意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