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的技巧有哪些(如何進行良好的親子溝通?快來看看這些技巧!)
01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親子溝通是如何開始的?關鍵是什么?
家長與剛出生寶寶的互動主要通過身體的接觸、表情和聲音而建立。
你溫暖的懷抱、溫柔的聲音,及時回應他的需求,可以讓他有安全感,讓他更信任你。
寶寶哭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回應他,查看是不是尿布濕了不舒服,還是餓了需要吃奶,還是無聊了需要逗引。
不要擔心這樣會慣壞他,不會的,這個時期就是需要足夠的關愛。隨著寶寶感官、體能、語言等方面的發展,親密而溫馨的親子互動可以通過談話、玩游戲、閱讀等活動來實現。
親子之間的溝通不需要有多么高深的技巧,多么高大上的玩具,關鍵是你的愛,你永遠是他在這個大世界中的安全港灣。
親子之間的互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你關注的眼神、溫暖的笑容、一個親吻和擁抱,都能令寶寶感受到你的愛,同時寶寶的一個微笑回應也會感染到你。
02
父母如何開始親子溝通
1. 放下手機,全心全意地投入
現在社會,人們在職場中、生活中的壓力很大,手機成為休閑時光不可缺少的物品,不管男女老少人人捧著手機,有些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也在看手機,甚至把手機、IPAD丟給孩子,把電子產品當做保姆。
但看電子產品其實是一項單向和被動的活動,幼兒需要與真人互動,加上適合的環境才能有效地學習。
長期讓電子產品開著,只會增加環境中的背景噪音,無助于語言的學習,所以美國兒科學會不建議給<18月齡孩子看電子屏幕(除了視頻聊天以外)。
2. 跟隨孩子的引導(而不是讓孩子跟隨你)
玩玩具或活動時,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選擇玩具,觀察孩子的表情,聆聽孩子的話語,等待孩子的反應,家長的反應也要及時有效。
可以先觀察孩子當時的興趣或正在玩什么,再跟隨他的興趣一起參與,成為他的玩伴。
假如孩子對玩具不感興趣了,及時更換玩具;或者孩子玩的玩具比較難,家長要充當助手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忙,幫助孩子,讓孩子獲得成功的感覺,家長提供更有新意的玩法,讓活動更有趣,增加互動學習的時間。
3. 把自己變得好玩(我就是孩子王)
家長把自己變得好玩、會玩,像個孩子王,孩子會更喜歡。
使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孩子會更想和你玩,并且想模仿你。
說話時語速放慢,語氣要有變化,減少提問,不要時時刻刻都要考孩子“這是什么,這是什么顏色的”等等,沒有人喜歡總是被問問題。
4. 多回應、多表揚(夸夸才更好)
在互動的過程中,父母要對孩子的嘗試表示贊賞,并且及時回應。
當孩子玩玩具時“不按常理出牌”,不要經常對孩子說“這樣做不對”,“不可以這樣做”,老是想著糾正孩子的做法,其實玩玩具可以有很多的新玩法,不一定要墨守常規。
經??洫労⒆雍玫男袨?,并且要具體說出來孩子哪個地方做得棒,而不是簡單地說你真棒。
5. 多談及眼前的事物
向孩子描述眼前的事物,配合當時的場景及活動,用簡單的話語描述自己和孩子的動作、物品的名稱、特性和功能,但是不要不停地說,在適當的時候停頓,讓孩子有機會回應和參與,增加孩子自我表達的機會。
03
合理的期望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充滿驚喜和挑戰的,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在某方面較優秀,而在其他方面稍有遜色。
父母要明白和接受孩子發展的差異性,只要你耐心地引導、給予愛和支持,跟隨孩子的學習步伐,他便可以在輕松的環境下開心成長,從而發展出自信、適應性強的品質,你也能享受育兒過程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