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哭鬧家長忍不住打了孩子怎么辦(這小孩哭了怎么辦是不該揍他)
如何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需要疏通而不是堵住。
孩子在成長階段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
有時候是因為累了、困了、餓了等生理原因;
有時候是因為委屈、害怕、焦慮等情緒原因;
有時候是孩子心里想做某事,但實際能力達不到,產生了挫敗感等,類似這樣的心理原因;
所以,在孩子哭鬧時,家長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這個孩子又哭鬧了,又給我添麻煩了,打一頓讓他怕了他就不鬧人了!
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然后想辦法弄清楚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
如果孩子累了,就抱他休息一會兒;
如果孩子困了,就輕輕哄他入睡;
如果孩子餓了,就安慰好他之后,給他做好吃的;
如果孩子是在外面受了委屈,就讓他說出來,你要看到他的委屈并安慰他;
如果孩子是害怕某物或某人,就詳細問他原因并告訴他,你會一直保護他,讓他免受傷害;
如果孩子焦慮,那就告訴他一切可以慢慢來,你會永遠支持他;
如果孩子有挫敗感,就幫助他一點一點地學會新本領,鼓勵他的進步,并讓他慢慢看到他自己的進步;
負面情緒就像洪水一樣,孩子掙扎在其中,沒法自己掙脫出來,只能用發脾氣這樣的方式向大人求助。
如果孩子能肆意地流淚,大聲地哭泣,讓負面情緒得到宣泄,
如果孩子能得到家長的溫暖擁抱和耐心詢問,
他便知道自己的負面情緒是能被接納的,
他遇到困難時是能得到來自最親近的人的幫助的。
所以,當孩子想哭的時候,就讓他在你懷里好好地大哭一會吧!
慢慢的孩子會知道,他的開心微笑的一面是被接納的。
同樣,他的悲傷哭泣的一面也是被接納的。
這才是孩子一直尋找的歸屬感:
即不管怎樣,爸爸媽媽一直都愛我!
愛我的微笑,
也愛我的眼淚,
我可以在他們面前真實地做自己,
而不用因為害怕他們打我而偽裝和隱藏起自己的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