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脫也不肯穿的衣服
晚上,19個月的孩子喝牛奶時,很自然的把牛奶弄的到處都是,地上、衣服上、褲子上、鞋子上都是牛奶。媽媽用手摸了摸寶寶的衣服,前胸的衣服都濕了。外婆趕快找來衣服,準備給寶寶換上。但寶寶把手一揮,說了一句“不要”,就跑開了。媽媽想強行把寶寶的濕衣服脫了,但寶寶很不配合的邊反抗邊大叫,就是不肯換。11 月的上海,天氣比較冷,衣服濕了,不換肯定不行,怕寶寶感冒。無奈,媽媽還是強行把寶寶的濕衣服給脫下來了。
未曾想,衣服是脫下來了后,寶寶轉(zhuǎn)怒為喜,開心的在房間里跑來跑去,就是不肯再穿衣服。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1歲半的孩子在行動上已經(jīng)充分展現(xiàn)出了他們做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所有特點,自我意識的很強,也很有主見,行動迅速,喜怒可以瞬間轉(zhuǎn)換。脫下濕衣服,不穿干的衣服也不是辦法。此時外婆展現(xiàn)了超強的智慧。外婆拿出兩件衣服問寶寶,穿那件?寶寶用手一指,說這個。當(dāng)外婆所寶寶選好的衣服往他身上穿時,寶寶又開始不配合了,他不要穿。
當(dāng)外婆強行把衣服給寶寶穿上后,寶寶拼命的拉扯剛剛穿上的衣服,一邊扯一邊哭。沒辦法,外婆只好幫他把衣服脫下來。衣服一離身,寶寶立馬開心的跑向房間,抱出一堆自己的衣服放在客廳的沙發(fā)上。媽媽以為寶寶自己選好的要穿的衣服,趕緊問寶寶要穿哪件。寶寶一邊跑一邊說這個這個。這時外婆說他是在騙我們,他一件都不想穿。媽媽說不會吧,就開始騙人了嗎。當(dāng)媽媽拿起一件衣服給寶寶穿時,寶寶果然開始大喊大叫的反抗了,就是不要穿。這一下果然揭穿了寶寶騙人的假象。
這可怎么辦呢?最后還是外婆有辦法。外婆找出一件寶寶從未見過也從未穿過的衣服,在寶寶眼前晃了晃。說,寶寶要不要穿新衣服啊。就這一下,寶寶的注意力就被新衣服給吸引住了。自己跑到外婆身邊,要外婆給他穿上新衣服。待穿好新衣服,就喜滋滋的顯擺起來了,嘴里一個勁的說這個這個。意思是這才是他想要的。由此看來,喜新厭舊好像是不分年齡的。
跟不上的奔跑,攔不住的爬高
寶寶和媽媽玩躲貓貓游戲,奔跑的速度有點過快,一個不小心,頭就“嘣”的一聲撞在了門上。隨即“哇”的一聲,寶寶就大哭起來了。前一秒的開心和后一秒的傷心,完全判若兩人。這時,媽媽趕緊過來邊安慰邊說,不要跑得那么快嘛,要注意安全。寶寶大聲的哭了一會,還是不甘心。快步走到外婆面前,拉起外婆的手,來到門邊上,并讓外婆蹲下來。然后,一只手摸著自己頭,另一只小手指著門就“嘰里咕嚕”的說了一大通我們聽不懂的外語。意思是自己被門撞疼了,讓外婆來評評理。寶寶的這頓操作,把媽媽和外婆樂壞了。
自從寶寶會了行走之后,奔跑就成了寶寶的最喜歡的運動之一。只要寶寶奔跑的興趣一來,家長基本上是擋不住也跑不上他的節(jié)奏的。無論如何喝止或是警告,寶寶只會充耳不聞,繼續(xù)奔跑。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小寶寶的速度會那么快,家長稍不留意,他們就已經(jīng)跑出很遠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寶寶人小重心低、動作靈活,頻率高,同時沒有任何的危險意識,只要興趣來了,就會全力奔跑。而家長的安全意識高,要關(guān)注寶寶的前后左右,有沒有危險和障礙,再加上小寶寶奔跑起來是沒有固定方向的,所以家長的動作就不如小寶寶們迅速。
除了快速奔跑之外,寶寶還有一個讓家長很不省心的愛好——爬高。只要他想爬,根本攔不住。起初,寶寶們會在沙發(fā)或床上爬來爬去,進一步發(fā)展到爬上爬下。當(dāng)他們的力量不夠,又想爬得更高時,他們會有很多的辦法;其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自己搬凳子,站在凳子上爬到更高的地方。危險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存在,存在的只有達到目的的開心。因此,帶寶寶的家長都長有六只眼,但既使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是跟不上寶寶們的節(jié)奏。稍不留神,寶寶就會制造出危險動作來,讓家長們防不勝防。
家長總喜歡用不聽話來形容寶寶,似乎聽話的寶寶才是好寶寶。這是典型的成年人觀點。而做為寶寶們來說,不限制他們爬高或做危險動作的才是好家長。因為寶寶的天性就是愛自由,向往自由,愛為所欲為的不受限制。也正因為寶寶愛自由,同時力量弱小,家長就成了寶寶運動最大的障礙。所以,但凡有那么一點點的可能,寶寶們就不會放過自我表達的機會。與家長的斗智斗勇也就成了寶寶們最開心的游戲。所謂的判逆,只不過是寶寶自我意識的崛起。
洗不完的澡,玩不夠的水
雖說,從生命孕育的開始就與水有不解之緣,水是生命之源。有些寶寶剛生下來時,對水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不怕水,反而喜歡水,洗澡時不哭也不鬧,一幅很享受的樣子;也有一些寶寶則相反,剛生下來時很怕水,不喜歡水,對水有一種恐懼感,洗澡時會拼命的哭個不停。但不論寶寶從一開始喜不喜歡水,只要是小寶寶們長到3個月以后,就特別的喜歡玩水。洗澡時,只要坐在澡盆里,就會一直玩?zhèn)€不停。哪怕洗完澡了,也不肯起來。水也成了他們最愛的玩具。
寶寶們的思維方式與成所人是大相徑庭的。比如,走在路上,成年人會繞開有水的地方走,而寶寶們會直奔有水的地方走。他們見到水就像見貓見到老鼠般的開心,走進水里還不夠,還要在水里跳來跳去。至于水臟不臟,水冷不冷,根本不顧及家長的喝止和擔(dān)心,只要是水就好。還有些小寶寶們對水充滿了渴望,只要一下雨,無論天氣如何,都會吵著要出去玩水。這也讓很多的家長頭疼不已。
很多的家長會用“可怕”來形容叛逆期的寶寶。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擔(dān)心。叛逆既不意味著寶寶不聽話,也不意味著寶寶傻;恰恰相反,叛逆是寶寶智能思維的全面發(fā)展。因為,寶寶有近一兩年的沉默期,在這個沉默期里,他們知道自己很弱小,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同時,行動也受到家長的限制,他們只能通過觀察家長和模仿家長的言行來學(xué)習(xí),從而掌控自己的身體。一旦身體發(fā)育到可以自由行動的程度,他們就會把學(xué)到的技能全都展現(xiàn)出來。因為他們要建立自信,想盡快的走向獨立。
叛逆期是寶寶走向自信和獨立的起點。如果沒有叛逆,寶寶的未來就很難獨立。因此叛逆是寶寶獨立思考、獨立行動、獨立生存的開始。做為家長應(yīng)該持歡迎、支持和尊重的態(tài)度。并要善于在寶寶叛逆期,引導(dǎo)寶寶更好的建立自我,而不能以“可怕”來定義寶寶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