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由于缺乏技巧,常常又吼又叫,弄得親子關系特別緊張。 在此特別奉上親子溝通5技巧,讓寶寶乖乖聽話,讓教養變得輕松。
唐唐回到家已經很累了,明天還要上英語 課,他就想先睡會兒覺。媽媽進來說:“寶貝, 關燈睡覺吧!”伸手把燈關了。唐唐突然很憤怒 地坐起來,喊道:“別關燈,我還沒做英語作業 呢!”媽媽一下被激怒了,訓斥道:“要做作業 趕緊的,睡覺能把作業睡出來嗎?”唐唐很委 屈,開始哭鬧,作業沒做成,媽媽很生氣。
疼愛比管教更重要
孩子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父母 必須要控制住。不論你對孩子的狀態 是否滿意,也不論在什么情況下,永遠要把握溝 通原則:疼愛比管教更重要。
拿上面的例子來說明。媽媽知道孩子應該 做作業,但他現在很累,作業可以明天上午再 做 , 媽 媽 可 以 “ 惡 狠 狠 ” 地 說 :“ 你 現 在 必 須 關 燈睡覺!我不許你傷害自己的身體,作業明天再 做!”同樣也是訓斥孩子,這種訓斥和案例中媽媽 的做法相比,能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對他濃濃的 愛,循此原則再提要求,效果就會好得多。
成為孩子的楷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必 然模仿的對象。孩子時刻在觀察你們,做得好 做得差,他都會盡力模仿,因此,父母必須時刻 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做好榜樣。
心理專家曾經做過一組心理學實驗:給兩 組小朋友看同一組暴力動畫片,告訴一組小朋 友這樣做是不對的,另一組沒有給予任何反饋。 專家設想,只要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就 會減少暴力行為的出現。但是結果并非如此,兩 組孩子出現暴力的概率是一樣的。實驗證實, 不論好壞,無論有沒有教育引導,只要孩子見證 了,他們就會模仿。
言教不如身教。爸媽希望孩子去做的,要身 體力行做到,然后帶著孩子一起做,如對人有禮 貌、多參加戶外活動、不挑食、愛看書、愛整潔 等 ;同 樣 ,不 希 望 孩 子 做 的 ,自 己 先 不 做 ,如 不 說臟話、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等。利用孩子愛模仿的特點,爸媽可以經常搞 一些小表演等游戲,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編成 小品,讓孩子扮演角色,既讓孩子懂得了道理, 又鍛煉了表達能力。
猜透孩子的心思
有些寶寶好奇心很重,總想自己嘗試下 。千 萬 不 要 以 為 告 誡 了 孩 子 他 就 會 聽 話 ,尤 其 是 有危險的事情,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給孩子造成嚴重 傷害。
舉一個做得好的例子:媽媽從飲水機給孩子倒 水 喝 時 ,洋 洋 在 仔 細 觀 察 媽 媽 的 舉 動 ,他 覺 得 那 樣 按一下就出水,太有趣了,想自己到飲水機打水玩。
媽媽讀懂孩子的小心思后,沒有忙于告誡,而是 準備讓孩子知道應該怎么去做,她告訴洋洋:“飲水 機這么用。按藍色開關,出涼水,你可以開;那紅色 開關,是熱水,很燙,你不能開。”同時做擺手動作, 表現出很恐懼的樣子,因為孩子對表情和肢體語言 的記憶更牢。
如果孩子還是想自己試試,不要嚇唬他:“按熱 水開關打屁股啊!”這只會讓他背著大人去試,更危 險。媽媽要用杯子接小半杯熱水,讓孩子用手背輕 輕貼一下杯壁,“是不是很燙啊?”孩子很聰明,他 感受到燙,就不會再去做。 有些孩子天生很膽小,如果媽媽怕有危險,再經 常嚇唬孩子,孩子的主動性就會越來越差,對成長 很不利。對年幼的寶寶,既要說明危險,更要鼓勵他 去嘗試不危險的事情。
接納孩子的想法
好勝心強的寶寶常常闖禍,且非常倔強——
“我就是要怎么樣”。這種堅持到底不服輸 的性格,對孩子今后的成才非常有利,因此,爸媽一 定要支持孩子的想法,即便你知道這可能完全做不 到。比如,牛牛非要從一個水溝邁過去。你一看就知 道,他那么做,一定會掉下去,但牛牛認為自己行。
怎么溝通合適呢?首先,接納他的想法:“寶貝, 你想跳過去,是嗎?真棒,應該可以的。”然后,你假裝 弱者,尋求孩子的幫助:“媽媽也想過去,但我有點害 怕,你能拉著我的手嗎?保護我一下。”好勝心強的孩 子,尤其是男孩,一定會拉上你的手。
孩子真正跳的一瞬間,就會明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但他不會表露出來,只會緊緊地抓住你的手,順著媽媽的 力氣跳過去。媽媽不動聲色的支持,既保護了孩子的好勝 心,又讓孩子安全地進行了嘗試,這才是非常贊的溝通。
向孩子傳遞正能量
樂樂爸爸忙于工作,最近升為部門經理,更 是顧不了家,經常加班到深夜。媽媽既要工 作,還要照顧年老體弱的爺爺奶奶,輔導樂樂的功課, 難免怨氣沖天:“你看你爸爸一點都不顧這個家,根本就不管咱們娘兒倆。”
不少家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家庭成員之間彼此抱怨的情景不少見。如何向孩子傳遞正能量,讓 孩子在陽光下成長,而不留下心理陰影,對他的一生 特別重要。
但是,抱怨只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向孩子傳遞正 能量才是關鍵。上面的例子中,媽媽可以這么說:“爸 爸也挺辛苦的,咱們先做吧。周末讓爸爸帶你去游樂 園 玩 ,好 不 好 ?”在 輔 導 功 課 方 面 ,有 些 媽 媽 不 太 擅 長,爸爸不可以說:“媽媽真笨,連這個也不會。”而應 該說:“媽媽現在沒有時間,爸爸來陪你吧。”在教育 孩子方面,夫妻應該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你先把 對方批得一無是處,等于失去了合作伙伴,教育孩子 的路程就會變得更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