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親子溝通的原因(親子溝通對孩子的重要性)
在課堂中同學們的表現(xiàn)是不同的,有的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并能用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老師同學的溝通也能夠熟練地使用成語、諺語、詩文等,出口成章。然而也有一些學生他們很少舉手回答問題,在老師提問到自己的時候詞匯缺乏,語法不通,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與老師同學的交流具有抵觸情緒。
親子關(guān)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guān)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quán)利與責任等,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親子溝通對孩子的影響這么大
眾多調(diào)查研究表明,小學生習作越到高年級恐懼感越強,學生寫作時無話可說,內(nèi)容與形式毫無新意,究其原因是學生語言積累匱乏所導致。
語言資本積累就是指語言的逐漸聚集豐富,它包括語言材料、語文經(jīng)驗、語文文化等多方面的積累。語言資本積累的厚薄關(guān)系到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
學生語言積累面臨的問題
學生語言積累的閱讀面窄只進行簡單的摘抄,積累處于消極狀態(tài),而且學生對內(nèi)容機械地背誦,積累流于形式,還有淡化運用,積累浮于日常實踐的現(xiàn)象。
相當一部分同學在積累語言時存在死記硬背、囫圇吞棗等不良現(xiàn)象,語言積累流于形式,厚積而不得發(fā),導致語言積累的高耗低效。
所以積累語言材料光靠課內(nèi)加強對課文的朗讀和背誦是遠遠不夠的,在課外也要引導學生廣泛地進行閱讀積累。
如何引導學生語言資本積累
每當這種時候,家長就想“哦,給孩子買課外書看”。
但僅僅給孩子閱讀書籍就夠了嗎?
閱讀是語言積累中一個“輸入”的過程,但我們要知道有“輸入”就有“輸出”,這里的“輸出”指的就是表達與寫作。
每當作文課的時候很多同學就抓耳撓腮,苦思冥想,最后憋出一篇干巴巴的流水賬,更有甚者自己都不思考,直接拿來作文書,這抄一段,那抄一段,湊成一篇文章交作業(yè)。
孩子即使看了書也不會表達怎么辦呢?
親子溝通對語言資本積累的重要性
大量研究表明,親子溝通內(nèi)容及各維度都與小學生的語言資本積累存在顯著相關(guān),親子溝通內(nèi)容可以解釋小學生語言資本積累50.9%的改變量。其中,溝通話題可以用來解釋小學生語言資本積累17.9%的改變量,語言豐富程度可以用來解釋小學生語言資本積累14.6%的改變量,語言表達方式可以用來解釋小學生語言資本積累28.8%的改變量。小學生親子溝通與語言資本積累具有顯著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親子溝通對孩子的影響這么大
可見親子溝通對于孩子語言資本積累的重要性。
親子之間的交談是孩子很重要的一項語言運用渠道,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
孩子在學校課堂時間主要是聽講,對于課堂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回答問題表達自己的情況并不多,課下時間存在著一個是短,二是同學之間知識水平與認知結(jié)構(gòu)相似,沒人從高層次的層面引導孩子書面語的表達,而簡單語句和封閉式語句都不利于小學生語言資本的積累。
對于親子溝通的建議
1.放下父母權(quán)威,切實根據(jù)孩子的自身特點建立雙向、平等的親子溝通
很多家長都強調(diào)父母的“權(quán)威性”,認為小學生年級太小,很多事情都不懂,需要父母去手把手的教,于是忽視了小學生的意愿和主觀能動性,在溝通中出現(xiàn)了父母“一言堂”的局面,父母說,孩子聽,不可以違背和反饋父母的意愿。
但小學生是和家長具有同等地位的個體,小學生也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有著平等的對話、交流的權(quán)利,親子溝通本就應(yīng)是一種雙向、互動、平等的溝通。
2.改變教育觀念,改善溝通技巧,以縮小受教育程度與職業(yè)的差距
研宄發(fā)現(xiàn),家長的受教育狀況和職業(yè)性質(zhì)類型與親子溝通有密切的關(guān)系。雖然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異和職業(yè)的不同對小學生親子溝通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但并不是絕對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家長角色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親子溝通時不能只關(guān)注學習問題,還應(yīng)關(guān)注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孩子心理健康問題。改善親子溝通,家長要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育兒觀,掌握親子溝通的知識與技能。
親子溝通對孩子的影響這么大
3.鼓勵溝通,善于傾聽,詳盡答復,家長與小學生都說完整話
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善于傾聽的父母有利于親子溝通,有利于家庭教育的正常開展。但如果父母在與子女的溝通過程中表現(xiàn)出不當?shù)膽B(tài)度如隨意打斷談話、邊干活邊聽、敷衍等,則會影響與孩子的正常交往。家長與小學生進行溝通時多使用“復雜式語句”和“開放式語句”,盡量避免使用“簡單式語句”和“封閉式語句”。
4.保證親子溝通時間的充足
溝通時間的充足是良好親子溝通效果的第一步,沒有時間溝通,很少溝通,孩子的語言資本積累從何而談?所以即使工作再繁忙,應(yīng)酬再多,家務(wù)再累,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都應(yīng)該重視起與父母的溝通狀況。只有時間上的充足,話題才會豐富,表達才會順暢,孩子也會在從中得到鍛煉,進而加強語言資本的積累。
親子溝通對孩子的影響這么大
5.父母掌握必要的溝通技巧
父母對孩子要認真傾聽,積極回應(yīng)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避免溝通的單一化。有些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忍不住去說教,忍不住去打斷孩子想要說的話,不注意傾聽孩子。這樣的溝通,其實就是單一化的溝通。這樣的溝通最終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寧可把話憋悶在自己的心里,也不愿意去和父母進行溝通、交流,調(diào)查顯示的結(jié)果是孩子對那些認真聽自己說話的父母比較滿意。